【洛阳诸县县令】周纡:铁面无私 刚正不阿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6/3 16:37:01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东汉章帝时期的洛阳令周纡(yū),是一个双面人物。他为官铁面无私,刚正不阿,敢于打击贵戚望族;同时,他还因为人苛刻、用刑严厉而遭到皇帝责问,被降职甚至免职。
1 严刑峻法
东汉历史上,贵戚望族专权的局面经常出现,首都洛阳的这种问题更加严重。到了汉章帝时期,贵戚望族与汉光武帝时期相比并没有收敛。为了约束外戚,汉章帝急需一位手段强硬的洛阳令,徐州人周纡走进了他的视线。
周纡的生平,史书没有详细记载,只知道他字文通,徐州人。史书评价,周纡为人苛刻无情,推崇韩非的法家思想。汉明帝永平年间,周纡补任南行唐长(南行唐,县名,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上任后,他晓谕官吏和百姓:“朝廷不认为我不贤能,派我管理百姓,而我天生仇恨狡诈的官吏,立志除掉豪强盗贼,希望大家不要以身试法!”新官上任三把火,周纡言出必行,在南行唐县执法甚严,到任不久,就将县里数十个罪大恶极的人判了死刑,使官吏和百姓大为震动。周纡在南行唐县的严刑峻法得到了上级的肯定,他被提拔为博平(今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令。他拘捕、拷问贪污受贿的人,没有一个人活着出狱。这样的结果也使得博平县政治清明。凭着威名,周纡晋升为齐国相。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刘公式的长子、太原王刘章被光武帝刘秀改封为齐王,建都临淄,成为东汉时期的第一位齐王。刘章死后,长子刘石继承王位,此即齐炀王,为东汉时期的第二位齐王,在位24年去世。刘秀对哥哥刘公式的感情很深,在刘公式被更始帝刘玄杀害后,刘秀常常以泪洗面。称帝后,刘秀对侄儿刘章“恩爱甚笃”。周纡并不理会这些,他到了齐国,仍旧我行我素,照样严厉残酷,一味动用刑罚,并且擅长写案牍和法律条文,被齐国郡县效法。后来他因滥杀无辜,被降为博平令。
2 周纡尸语
汉章帝即位后,改元建初。之后,周纡担任勃海太守(勃海,渤海的古称,勃海郡,位于今河北南皮东北)。在勃海太守任上,每当朝廷赦免罪犯的诏书下达到郡时,周纡总是将诏书藏起,派人到所辖各县将罪犯判处完毕,才拿出诏书。不按常理出牌的周纡,最终被征召到廷尉府,免官。周纡为官廉洁,没有积攒多少钱财,被免官之后,他不得不靠做砖坯来维持生计。汉章帝听说后很同情他,又让他担任郎官,后升迁为召陵(今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东汉设侯爵封国)侯相。在召陵侯相位上,周纡展示了他心思缜密、断案如神的特点,还留下了“周纡尸语”的故事—— 周纡担任召陵侯国的国相后,有一个廷掾(属下的官员)害怕周纡的严厉和精明,想要杀杀这位新长官的威风,就偷偷找了一具无名尸体,砍去尸体的手脚,第二天一大早把这具尸体放在衙门的门口。周纡得知后,并没有立即找人检验,而是亲自来到大门口那具尸体边上,还凑近尸体,喃喃自语好一阵子,远处看去,就像在和这个没手没脚的尸体交谈。周纡观察到死者眼部有少许稻芒,就秘密问把守城门的人:“有谁运过稻草进城?”那人说:“只看见衙门里的廷掾装运一车稻草进城。”周纡又去问衙门里的衙役:“上午有谁议论过我和死尸对话的事儿?”几个衙役都说:“廷掾曾打听过您和死尸谈了些什么。”于是,周纡下令把廷掾抓起来拷问,廷掾只得供认说:“我没有杀人,这是路边的无名尸体。”此后,整个衙门里没有人敢对周纡说谎。
[1][2]
(作者:余子愚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