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吃喝玩乐 > >千年干粮锅盔
千年干粮锅盔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2/15 11:15:54 来源:郑州日报 点击次数:

 在关中地区,有一种千年美食干粮——锅盔。

 锅盔是一种通过烙烤方式做出的干面饼,“陕西十大怪,烙馍像锅盖!”“烙馍”指的便是锅盔。锅盔可大可小,我曾在西安法门寺附近的市场上见过一个大的锅盔,直径超过一米!

 锅盔的由来,与武则天有些关系。武则天登基后,命人在陕西奉天县境内大兴土木修乾陵。因工程浩大,征调了数万民工。民工众多,劳动量大,急需耐饥抗饿的食物。于是,民工们自己盘锅筑灶,发明出一种厚厚的锅饼。这种锅饼面香浓郁,吃后抗饿,久放不馊。民工出工时,各个头顶锅盔:暴天遮阳,阴天挡雨,“锅盔”之名由此叫开。

 关中产麦,做面食不缺食材。关中人做锅盔,主要是图省事:烙上几个锅盔,出门办事背上,十天半月搁不坏,干啃、水泡均可,简单方便。过去,农村的孩子外出求学时,一定要背上两个包包:小包装书本,大包装的是家里烙的锅盔。

 关中遍地见锅盔,乾州锅盔、武功锅盔、长武锅盔、岐山锅盔,凤翔锅盔……其中以乾州锅盔最为有名,“乾州三件宝,锅盔、挂面、豆腐脑”。三宝的第一把“交椅”便让给了锅盔。乾州的锅盔大多为圆形,边薄心厚,火色均匀,表面鼓起,馍瓤干酥,外表斑黄,切口砂白,内酥外脆,香醇味美。尤其是馍边压出很多波浪,宛如菊花绽放,楚楚动人,秀美异常。掰开或切开,也是层层分明,状如板油,绵而不虚,松而不柔。既美观又齐整,且如地质层岩一般透着一种韵律美。闻着香,吃起酥,耐存放,寿命长,适口抗饥,回味无穷,是乾州锅盔的最大特点。

 锅盔制作要通过和面、制坯、烘烤三个环节。面粉、碱水、酵面放入盆中,加水和成面团,然后放在案板上用木杠边压边折,且不断加入面粉,反复排压,直至面光、色润、酵面均匀时为止。关中的主妇们在压面时,臂力、腕力齐发,常常是压得满头大汗。将压好的面团分成若干块,逐个用木杠转压成菊花形圆饼坯,然后放到炭火鏊上烤烙。烤烙饼坯讲究“三翻三转”——麦秸火,慢慢烙,眼勤看,手勤翻,圈勤转(鏊上放一铁圈,饼放圈上烤),全神贯注,一刻不停。烙烤至颜色均匀、皮面微鼓起时即熟。此时的锅盔早已散发出缕缕面香,取出来,放到麦秸上晾凉。

 在陕西,锅盔的吃法真是令人目不暇接:羊肉泡盔、豆腐煮盔、锅盔夹肉、豆花泡盔、烩锅盔……不过,最原始、最地道、最能体现关中人豪爽性格的吃法,还是干嚼:一块锅盔,一碗白开水,细嚼慢咽,如品佳酿,虽说朴素简易,却有荡气回肠、百嚼不厌之感!

 如今,关中人不仅开发出了椒盐锅盔、葱香锅盔、五香锅盔、香椒叶锅盔、咸甜锅盔、夹酥锅盔、油酥锅盔、酥锅盔、白糖锅盔等数十种锅盔,而且还不断推陈出新,将锅盔与油泼辣子、辣椒酱、葱花、韭菜末、香菜末一并端上餐桌,使得锅盔更加生色,更加诱人:瓤酥而脆、悦目而香。像极了关中人的性格:朴实无华、老实厚道、内敛磅礴、粗犷豪放!

 

(作者:刘 锴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冬天的炒货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