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叫难得糊涂。这“难得糊涂”的潜台词,是否也可以用来形容洛阳糊涂面?糊涂面是北方,尤其是河南洛阳的一大特色主食,属于大众面食的名吃。色香味俱全,营养十分丰富。
过去因为粮食短缺,细粮更少。听当地朋友说,洛阳人做面条的时候,先在锅里放些玉米面、小米之类的粗粮,再加一些干菜、薯干、胡萝卜条之类的东西一起煮熬,煮至九成熟,下入少量面条,熟了,就成为糊涂面条。过去的农村人,吃饭时喜欢凑饭场,一群人各自端一碗糊涂面聚在一起,不知不觉成农村一景。有时候,大家比一比谁家的面好吃,谁家媳妇手巧……客人来家,主人会精心做上一顿糊涂面,热情待客。炒熟的芝麻、花生米,还有葱、姜、蒜末等调味之物,让客人咀嚼出人间的香甜和温暖。在洛阳,糊涂面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名似糊涂,心一点儿也不糊涂,一碗热腾腾的面,代表着北方人的古道热肠。
和面,醒面,揉面,擀面,切面,一道道工序,催生出薄薄的面条。锅里的水煮开之后,把面条抖开,放进锅里,再和入搅好的黄面糊,最后把炒熟的花生、芝麻、葱、姜、香油、盐、味精之类的配料放入面中。当然,还有芹菜、豆腐、胡萝卜、白菜、黄豆芽,抑或是白萝卜、胡萝卜、芝麻叶、油炸豆腐、肉丝、煮黄豆、五香粉,可以随季节添加。吃面时,用一碟韭花当佐料,真可谓无尽滋味在心头。
糊涂面的做法看似简单,做起来也挺讲究。该煮的不能炒,该炒的不能煎,该煎的不能炝,该汆的不能炖。就连那一撮花生米,也不能含糊。花生米是焙出来的,最好是用热石子儿焙出香味,去了内外皮儿,在石臼、瓷臼、木臼里捣碎……
因此,连北京大学研究老子思想的王博教授也说:“糊涂面很好地体现了老子的思想——难得糊涂、大智若愚。”因为糊涂面中有汤、汤中有菜,相互交融的状态就是一种糊涂状态,它很好地体现了老子精神中“宽容”的精髓,彼此之间相互包容、区分有限。现代人也应该学习这种“糊涂面精神”,凡事不斤斤计较,保持难得糊涂的心境才能活得轻松、自然,而成功也往往会不期而至。
不过,据我说知,洛阳糊涂面在开封的市场尚未形成气候。除了大街上蹬着三轮儿沿街叫卖的,能够找到有糊涂面的饭馆很有限。除了豫西各地,其他地方大体也是如此。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