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吃喝玩乐 > >灵宝苹果的故事
灵宝苹果的故事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8/15 10:03:36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灵宝苹果的栽培历史,清代县志有记载。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阌乡县志》载:“苹果,有亦不多”。1923年,灵宝实业家李工生从烟台、青岛等地购回西洋新品种苹果树苗,倾其家产,惨淡经宫营,几经周折,终获成功。三十年代,全县苹果园近3000亩,年产20余万斤。品种有倭巾、不国光、伏花皮等。全市果园仅300余亩,年产100余吨,直到建国后才有了突破性进展。1956年,灵宝县在海拔1300米高的寺河山建起了300亩国营园艺场,被誉为“亚洲第一高山果园”。1992年全县苹果总产15万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苹果生产成为灵宝市发展经济的“龙头”,发展到10万亩。

    1998年灵宝苹果被中国果协授予“中华名果”称号;2002年初,国营灵宝市园艺场引进中国农大最新科研成果SOD新技术和山西农科院的富钙、富锌多维营养苹果专利,喜获成功。2002年8月,灵宝市30万亩苹果通过国家验收,获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新红星、金冠、红香蕉、红富士、国光等品种在历年全国鉴评会上独占鳌头,之后全市按照“稳定面积、主攻质量、叫响品牌、提升效益”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行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无公害化生产,全力打造“灵宝苹果”名片,苹果经济效益不断凸显。

    灵宝是我省最大的苹果基地,产量已达一亿数千万斤。1923年,如今,在寺河山区的东村乡和寺河乡,分别立着“创业者纪念碑”和“建设者纪念碑”,是为了纪念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开创灵宝苹果种植业的人们。除此以外,在灵宝人的心中还有一块碑,是为灵宝果业的奠基人、先行者李工生而立的。

(作者:李赞啦 责任编辑:高晓婷)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