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门峡市,位于黄河金三角地区,古称弘农郡,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老子著《道德经》而后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就发生在此。弘农为天下杨姓第一郡望(表示姓氏来源或血统所出的专用术语),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杨贵妃杨玉环,祖籍即在三门峡。据《旧唐书》和《新唐书》的《杨玄琰传》记载,杨玄琰(杨玉环生父)是虢州阌乡人,即现在的三门峡市灵宝人。
在三门峡,与杨贵妃有关的传说数不胜数,当地黄河沿岸的沙土地带特产的一种黄杏,个大如鹅蛋,酸甜可口,芳香浓郁。相传,杨玉环幼时生活在此,原本脸色并不好。其宅院中有一株杏树结的杏又大又黄,玉环年年食之,变得冰肌玉肤,貌美如花。后来杨玉环册封为贵妃,当地老百姓便把这种杏称为“贵妃杏”。
而在当地,近几年又开始兴起一种知名小吃,名曰杨家包子。杨家包子的发明人杨树平,为官暇时,挖掘当地特产,遂成一绝。小小包子内有乾坤,将当地各味食材藉包子发扬光大,声名远播,亦可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古往今来,多有为官者美政之余有美食,如苏轼之“东坡肉”,丁宝桢之“宫保鸡丁”,而今已成浙菜、川菜之代表。此中兴味,细品大有其趣。
杨家包子的主配料都取材于中原大地。河南小麦甲天下,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杨家包子的面用的就是优质原磨小麦面粉,而主要馅料则是三门峡卢氏县特产的野生鹿茸菌,配料的粉条也是洛宁县产的手工红薯粉条。
鹿茸菌基柄粗大呈柱状,基部白色,由基部向上分叉,中上部呈多次分枝成丛,淡粉色、肉桂红色,顶端呈指状丛集,蔷薇红色,老时肉褐色。鹿茸菌被称为野生之花,含有15种氨基酸,还可以用药,具有和胃现气、强筋壮骨、养血安神、缓中镇静等作用。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做法上,杨家包子十分考究。厨师娓娓道来:首先要将干野生鹿茸菌用清水泡制24小时,择去根部、反复冲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水烧开煮45分钟,用冷水冲凉备用。将当地土家黄油鸡剁成大块,洗净,加花生油、麻油、葱、姜和发制好的鹿茸菌一起放在锅中煸炒出香味,然后加入纯净水烧开,文火煨制3小时,捞出备用。再将粉条放入菌汤中,文火煮10分钟,然后捞出和煲好的鹿茸菌放在一起剁碎,再加入葱、姜粒,调味拌均匀即可制成鹿茸菌馅料。面团要充分揉制发酵,切成小块,包入鹿茸菌馅料,放在蒸格上,先醒20分钟,再蒸15分钟,就可以出锅了。
包子的面皮雪白富腴,颇有盛唐时以肥为美的贵妃遗韵。食之松软暄腾。鹿茸菌口感鲜甜爽脆,粉条则爽滑有韧性,加上鸡汤的浓香,不禁让人难掩饕餮,大快朵颐。现在,这种杨家包子只有在三门峡当地的天鹅湖大酒店才有,“独一份儿”,别无分店。惟其如此,更引得各路食客慕名而来。
天鹅湖是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时值九月金秋,天高云淡,碧波荡漾,岸边垂柳随风摇曳,湖边菖蒲、芦苇丛中,白天鹅翩翩起舞,仙鹤嬉戏觅食。食罢美食,又赏美景,不失为人间美事。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