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吃喝玩乐 > >博爱美食之清化水席
博爱美食之清化水席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3/3/30 8:21:30 来源:今日头条 点击次数:

       清化水席是原怀庆府中心地区目前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传统经典美食套餐组合,也是焦作地区最具实力的饮食文化品牌。

        清化水席历史久远,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起源于“沁园文化”。公元60年,汉明帝刘庄封心爱的小女儿刘致为沁水公主,在博爱境内有水有竹的狮口、机房、陈范村一带建造了大型园林,取名“沁园”,从此沁园成为皇亲国戚的后花园,用皇宫御宴接待来此游园的京城政要;唐宋时期,沁园成为官家与文人墨客的聚会之地,历代文人留下了很多歌赋词吟,由此诞生了著名的“沁园春”词牌;金代沁园再次成为皇家宴游之地,为官家垄断。怀庆府志载:元代沁园毁于战火,耶律楚材诗《过沁园有感》和王铎《移居》均描述了这里残颓的景象,其中描述有水有竹,为古沁园的地理位置作了定位。

        博爱县一带物产丰富,地方食材融入宫廷御宴,形成了独特的水席文化。近两千年的朝代更替和战火,御厨散失以及和地方厨师的交流,将水席带到民间并形成统一格式;明清时期晋商与怀商的交流,再由于明朝政府多次移民,使清化水席的味道特点逐渐定格。清化水席形式上接近洛阳,有下酒菜,有汤水碗,但口哨声差别较大有明显不同。清化水席口味上接近晋东南,有甜有咸,忌用酸辣,特别适合老人妇幼特种群体,且轻炒重炖、调、蒸,符合健康饮食的理念。

        最近,我们在整理兰州拉面发源地的历史资料中,发现了月山镇苏寨村陈维精家书。家书时间在清朝道光至光绪年间,借书信形式记录了兰州牛肉面调料,其中有“司碧玉书联水席相敬,月山姜汤茴香豆,烹肉扣碗贵老忙,黄批垒灶”这样的内容。这说明在清朝甚至更早,水席已经是民间家家户户喜事宴庆的一种固定形式了。

        过去,由于民间家庭经济状况贫富不均,各有不同,所以形成了水席的多种形式,其中包括重八、重十、十大碗、三八等多种,虽数量不同但口味基本一致。改革开放以来,水席形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渐统一,民间置办婚庆、寿宴、添丁、乔迁、谢师、团圆等家宴都用三八席。所谓“三八席”,就是指四荤四素八道下酒菜,甜咸搭配八个小碗和八个大碗,形成“三八二十四道菜肴”。这二十四道菜肴先上八道下酒菜,然后十六个碗一道一道上,如行云流水,因此被称为“水席”。传统的三八席开席之前还有四干四鲜八个果碟,席中还有四道面点,不仅汤汤水水吃了让人舒服,而且洋洋洒洒三十六道很壮观.。

        清化水席是原怀庆府中心地区目前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传统经典美食套餐组合,但现在沁阳、武陟、温县等地已经淡化水席意识,家宴逐渐被豫菜大餐所取代。唯博爱人仍珍惜如玉,完美传承,成为家家户户参与、村村寨寨筹办的家宴形式。全县目前共有大大小小经营性质的水席70余家,省去了过去民间在家中张罗置办酒席的麻烦。

        在全国,像博爱县这样把清化水席做到家家户户如此专一非常鲜见。那么,老清化水席传统菜单都包括哪些呢?下面做一简单介绍:

· 十大碗

十大碗主要有八道下酒菜和十大碗菜肴

· 三八席

八盘下酒菜:大致为四晕四素,包括烧鸡、压板肉(或贡肉)、凉拌灌肠、青菜炒肉片、糖醋莲菜、黄豆或素三丁、凉拌芹菜、凉拌石花菜。

八小碗:三鲜汤、肉片莲汤、清炖鸡块、豆腐汤、红薯汤、银耳汤、肚丝汤、白丸汤(随着地区风俗不同,个别肉类菜肴会换成炒鸡茸或溜肝汤)。

八大碗:清化杂拌、红白肉(又称健腐肉,喜事用红肉,丧事用白肉)、红烧或糖醋鱼(先前为木须汤)、黄焖小酥肉、八宝饭(即甜米饭)、山楂汤、排骨汤或牛肉汤、鸡蛋汤。

其中,水席中会穿插点心两道,如果家中办白(丧事)会减一道凉菜。

博 爱 杂 拌

 

肚 丝 汤

 

灌 肠

(作者:何世国 图片/网络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