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吃喝玩乐 > >夏天吃海鲜防三大隐患
夏天吃海鲜防三大隐患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8/7/10 10:27:25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夏天到了,鱼类、甲壳类和软体类等海产品的消费旺季也到了。水产品富含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平均摄入水产品40克~75克。
水产品安全隐患要留意 。水产品的营养这么丰富,但也有一些食品安全隐患,需要我们多加留意。
    1.腐败变质鱼类营养丰富,水分含量高,污染的微生物多,且酶的活性高,容易发生腐败变质。假单胞菌属、产碱杆菌属等细菌在适宜的温度条件(20℃~30℃)下繁殖很快。当鱼死亡后由于鱼体内细菌和酶的作用,使鱼体出现腐败,表现为鱼鳞脱落、眼球凹陷、腮呈褐色并有臭味、腹部膨胀、肛门肛管突出,鱼肌肉破裂,并与鱼骨分离。
    2.病原菌污染海产食品最易受到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副溶血性弧菌主要存在于近岸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贝类等海产品中。像墨鱼的带菌率可高达93%。带鱼、黄花鱼、虾、蟹、贝和海蜇带菌率也很高。7月~9月是副溶血性弧菌中毒的高发季节,男女老少均可发病,青壮年感染概率更高。副溶血性弧菌中毒发病急、潜
伏期短,以脐周阵发性绞痛为特点,粪便多为水样、血水样、黏液或脓血便。病程3天~4天,预后良好。
    3.寄生虫感染在自然环境中,有许多寄生虫是以淡水鱼、螺、虾、蟹等作为中间宿主,人作为其中间宿主或终宿主。在我国常见的鱼类寄生虫有华支睾吸虫、肺吸虫等。华支睾吸虫的囊蚴寄生在淡水鱼体内。肺吸虫的囊蚴常寄生在蟹体内。当生食或烹调加工的温度和时间,没有达到杀死感染性幼虫的条件时,可使人感染这类寄生虫病。
    如何安全食用水产品
    选购时到正规的超市或市场购买鲜、冻水产品。购买时观察其色泽是否正常,组织状态和肌肉是否紧密有弹性,再闻气味是否正常。处理和存放食物时,将生的食品与已经做熟的食物分开放置。处理生的食物要有专用的设备和用具,例如刀具和砧板。使用器皿储存食物,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触。加工烹调应做到烧熟煮透。食用凉拌水产品,应将其清洗干净后,用沸水焯烫数分钟,以杀灭副溶血性弧菌和寄生虫。
(作者: 责任编辑:孟祥杰)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