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芒砀山小镇摄影季观察侧记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6/2 17:24:35 来源:河南旅游资讯网 点击次数:
刘俐谈及本届摄影季,说道:“这次摄影季,方式和意义已远超出传统意义的摄影展。在户外民房墙体的巨幅作品,对摄影作品来说,在奇特的观看环境中,滋生出种种
崭新而不无幽默的意味,它的存在对观看者来说,既强悍又有游戏性。石头房子里的展览就在小镇居民的家里,在他们的日常生活里,又是多么亲近,但是其润物无声的力量必将展现。摄影季的这两个部分,面貌方式迥异,相映成趣。”参与“摄影小院”展览布置工作的袁洁也表示:石头房这边的大部分作品是世俗文化的体现,大家在庙会上吃吃喝喝买买买,然后走到这里看展,摄影的呈现方式和老百姓的生活融在一起。
一位来自江苏的影友面对这样的展览形式还发出这样的感慨,“很少看到这样的展览形式,这种在乡村的民居和乡间小道上展览更接地气,生活气息比较浓。在展厅里面,有一定思想和艺术素养的人会想去看,背着篮子的人、扛着锄头的人根本不会进去看,而在这里什么人都可以看。”
不少摄影界的专业人士从各地乘高铁前来赴约,无保留地分享着自己的感受。中国摄影家协会展览中心原主任吴鹏、中国青年报摄影部高级暗房师张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研究员王晓松、影像东方创始人胡辉都纷纷表示:这样的摄影展就是文化下基层,摄影传给老百姓,老百姓有主动性,他们有权利选择看不看,也没有高低之分;展览整体生态给人的震撼、惊喜比某件作品更有价值。
在摄影季开始的头两天,刚好是周末,一群雨亭小学的五年级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成为摄影季上的小小志愿者,两三人成一组守在指定的“摄影小院”,当观众路过此地,你会听到学生们高兴并自豪地说:“我家的你看了吗?”他们还会为前来看展的观众讲解自己眼中的作品,诉说着照片里的各种细节,这种天真且认真的劲儿实在令人称赞。从这一点看,摄影季无疑影响着孩子们对摄影的认识,更理解如何用摄影去观察生活。难怪吴鹏会说:“摄影季接下来一定要立足当地,对当地少年儿童的影响会很大,让他们一下子打开了眼界。”
芒砀山小镇摄影季除了摄影本身带给当地社会和各方观众的刺激,它也是赶着芒砀山庙会的趟儿产生的一种新鲜的旅游休闲。鲁玉作为芒砀山旅游景区总经理认为,“芒砀山景区旅游、庙会与摄影展的结合是芒砀山近年来进行节事营销的一个很好的尝试,对芒砀山旅游和地方民俗庙会的品牌提升都是有很大的作用。本届摄影季地点集中在一个有特色的村子和石头房子,这里可以作为一个特别展区,下一步,可考虑把地点扩大到庙会期间人流量集中的地方或景区道路的两边,特色和大众相结合,可以影响更多的人。”
“从大的层面看,摄影展涉及到我们在中国传统乡村的保护上,让人们记住自己的传统。怎样让传统村落和家乡的青山绿水赋予新的生命力,那么记录日常生活、表达创作者观念的当代摄影正好可以肩负这种使命。”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罗勇还从乡建的角度看摄影展对当地社会发展的意义。当然,这次摄影季更多是一种尝试,还是有不少遗憾,时间、人力、物力准备得也不够充分,展品制作、呈现效果与预期还有些距离。
除了摄影季本身展出的摄影作品外,行走在小院、庙会间,你还可以看到当地居民自家的相片和他们所需的摄影服务。在一幢住着一对年过70的老夫妻的“摄影小院”,其客厅挂着大幅的花鸟字画,两旁簇拥着数十张家庭合影或亲友在某地的留影照,有些裱框后挂在墙上或摆放在桌上,有些直接钉在墙上。这些照片随意且带着某种家族仪式感和纪念意义,同时又通过这些照片向外人展示自己和亲友的生活历程。另一边,熙熙攘攘的庙会上,时不时出现这样的摄影广告:“把照片印在衣服上”、“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免费照相(只送一张),六十岁以下的年轻人照相三元一张”、“手机照片冲洗,一元一张,立等可取。”这些摄影服务所输出的照片又构成家庭照片的一部分。
摄影季、家庭、摄影服务行业里的影像以不同方式渗入乡村,于当地人而言,那些有用且能拥有的照片定会在他们生活中停留得更久。而短暂停留在他们生活里的摄影季上的照片更多得慢慢渗透。接下来的芒砀山小镇摄影季上的影像应将这次抵触与融入兼并的两部分摄影展持续下去,努力打造成一个区域性、全国性甚至在国际上都有影响力的的小镇摄影活动。这或许也是乡村建设中从思想启蒙到艺术启蒙,最后回到生活中去的良性发展路径。
(作者:本站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