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看看 俺家的过年美食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1/19 16:18:52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普遍受到人们重视。在漯河,进入上一年的腊月,人们就开始为过年作准备,尤其过了腊月二十三(祭灶日,又称“小年下”),人们更是忙碌着购新衣,办年货。有些单位还给职工发大米、面粉、食用油等之类的食品。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货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品种增多,花样翻新。在农村,春节期间,一改原来的单一吃饺子、蒸馒头、炸油条,也是准备一些丰盛的酒菜庆贺新春。城市更是菜样品种齐全,应有尽有。正月初一,人们早晨起五更,穿新衣,燃放鞭炮,挂鞭少者5000头,多者上万头,响声一直延续到上午8点左右。早餐吃饺子和丰盛的菜肴,饺子内预包一枚硬币,预示着食者本年吉祥。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农村一般10元,城市少者50元,多者上百元。朋友路遇,相互问候“新年好”。市有关领导深入基层和部分居民家庭给节日期间坚守工作岗位的干部职工和居民以节日问候。节日期间,人们都要走亲访友,礼品多是水果、饮料、糕点、酒类等。城市由于机关放假7天,除了串亲访友之外,经济条件好的部分家族选择外出旅游过春节,去处,国内一般选择海南,国外主要以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为主。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讯设备的发达,人们的拜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节日期间不能团聚的亲朋好友,用电话、传呼和手机等方式相互问候新年好,给对方以节日的祝贺。农村习惯,一般过了初五就算新年过完,开始从事田间劳动或其他活动,有的开始外出打工。城市则是从初八正式上班开始一切恢复正常。
距离过年仅剩下几天时间,很多家庭都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过年的美食。51岁的王阿姨,家住市区泰山路沙澧苑小区。近日,记者采访了王阿姨,请她介绍过年美食的筹备情况。
“我兄弟姐妹6个,家里亲戚多,一到过年,我几乎天天在家做菜。我喜欢做好吃的,也习惯了啥东西都准备得多一点,给亲戚朋友都送点。看着大家夸我做的东西好吃,我可有成就感了。
“炸豆腐片是俺家每年都必须要准备的年货。现在过年都是肉菜为主,不过豆腐片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炖肉、炒青菜的话,都可以切点豆腐片搭配。腊月二十五前后,我就开始炸豆腐片了。现在炸豆腐片的人少了,我每年都炸上几筐,给亲戚朋友也送一些。
“除了炸豆腐,我还要炸酥肉、炸丸子。刚结婚时,好不容易到过年,能炸着吃的东西都要炸一遍,炸的东西越多越说明这家的生活条件好,还说明这家的女主人能干。现在过年,这些东西都能在超市买到,不过我还是觉得自己炸的好吃。
“灌肠是我这几年才开始在过年时准备的。我有一个亲戚是贵州人,前几年我跟她学了灌肠的做法,也买了点工具和调料,自己学着做了一些,谁知道孩子们都说好吃。以后每年我都提前一个月就开始买肉、买料,准备灌肠。做好后挂在阳台上风干,然后蒸一下、炒一炒就能吃了。
“腌腊八蒜也是我每年都准备的。腊八蒜很好吃,关键是做起来简单。腊月初八这天把大蒜泡到醋罐子里,把罐子密封好。啥调料也不用放,非常省事。放几天后,白色的大蒜变成绿色,就可以吃了。过年吃肉多,比较腻,吃几颗腊八蒜非常爽口。
“饺子馅是过年的必备品了,我每年都在腊月二十三之前就准备好过年的第一批饺子馅,主要是想先让家人尝尝,提提意见。差不多到腊月二十七前后,结合大家给我提的意见,我会再做一次饺子馅。牛肉、羊肉、鸡鸭鱼肉也会在腊月二十六前后都准备好。现在生活水平高了,各种肉都不想吃了,一种买一点就可以。
过年一家人聚在一起看春晚,少不了买糖和水果。往年我都是买一些苹果、香蕉、瓜子、糖等。今年,我儿子从网上买了很多我都没见过的吃的,什么巴达木 、松子、夏威夷果、草莓干、芒果干、葡萄干等。好像这些东西都挺贵的,但是过年嘛,吃个新鲜也不错。”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