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龙镇:藏龙卧虎地 庙会兴百年(洛阳名镇系列 8)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2/12 17:06:42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伊洛三大庙会之一
近代以来,高龙镇最有名的当数火神凹正月十九庙会,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它与关林正月初三庙会、巩县(今巩义市)回郭镇苏村正月初七庙会,被称为伊洛地区三大庙会。
火神凹地势低洼,周围较高,因火星娘娘庙(又名火星宫,原址在偃师五高校园内)坐落在这里而得名。过去有八条大路交会于此,四通八达,当地人称其为“八抬轿地方”,今为高龙镇镇政府所在地。
关于火星宫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古时有人路过此地,夜间常常发现路北数百米处有火光闪耀,便在此建庙敬奉火神;二是与唐朝的山氏三姐妹有关。
在唐代天宝年间,安禄山起兵反唐,叛军势如破竹,沿途诸州县望风而降,唐玄宗被迫逃亡。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安禄山攻陷洛阳,叛军在洛阳烧杀抢掠,百姓不得安宁。传说唐代将军山士英,寇店镇人,与安禄山叛军作战时阵亡。山士英有三个女儿,得知父亲遇难,她们决定为父亲报仇。她们趁黑夜放火烧了安禄山的草料场,获得胜利。在一次转移百姓、与叛军作战时,三姐妹不幸阵亡于此地。人们为了纪念山氏三姐妹,就在此修建庙宇,塑神像,设置香案,春秋祭祀,香火不断。
后来,人们便将山氏三姐妹说成是“火星娘娘”。四里八乡的善男信女奔走相告,愈加传神。久而久之,该庙宇便被取名为火星宫,人们还在这里定期举行庙会,热闹非凡,远近闻名。
火神凹庙会,兴盛数百年
火神凹庙会究竟经历了多少年?根据已知碑刻资料推测,开始于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
据《偃师文史资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前,每年的火神凹正月十九庙会,要唱戏四天,行社两天,附近各县群众纷纷来此耍狮子、赶庙会,人如潮涌,热闹非凡。有人戏言,赶了一天庙会,到天黑还没摸到会场的边儿。
做社,是各村轮流当大社头,负责祭祀。轮值社头需提前四五年开始准备,如买来猪崽儿、羊崽儿喂养,四五年后,猪、羊重数百斤。社头还要请能工巧匠做祭品、扎纸扎等。
用来祭祀的猪、羊也“身价倍增”,平时脖子上挂着“火星娘娘”的牌子,如果吃了谁家地上晾晒的粮食,或者糟蹋了谁家的庄稼,他们也不能打骂驱赶,只能祈求它们换个地方。待四五年后,这猪、羊便膘肥体壮了。
前来火神凹行社的,东到巩县,西到洛阳、新安,或者数村联合,或者单独行动,形式多种多样,颇具乐趣,如排鼓社、狮舞、踩高跷、撑旱船、海神社、双头马表演等,都很招人喜爱。
精彩的社火演出,吸引了大批香客前来观看。因居住条件有限,有的香客只好背靠背坐在露天地里过夜,有的念经不止,有的绕场步行,彻夜不息。
如今,每年正月十九,火神凹传统庙会仍会准时开场,其盛况仍能与关林庙会媲美。
[1][2]
(作者:余子愚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