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黄河东流去》的美食印象
《黄河东流去》描写了1938年前后黄泛区人民经历的深重灾难和漂泊生活。该书的故事背景主要在洛阳老城,因为众多黄泛区人民逃难至此,这些难民在洛阳的经历,是本书的故事主干。
《黄河东流去》的作者,是已故文学家李凖(zhǔn)。1928年,李凖出生于洛阳县麻屯镇(今属孟津县),他青少年时期在洛阳读书和当学徒,因此对洛阳老城是非常熟悉的。
1995年年底,笔者到北京虎坊桥李凖的寓所拜访他,交谈的内容就是《黄河东流去》。李凖说,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但故事和背景是真实的,至于书中对洛阳各种小吃的描述更是真实的。
该书第十七章,这样描述难民看到的洛阳小吃:
有撒着鸡丝、紫菜的馄饨,有炸得又焦又黄的春卷,还有雪白的小包子、放在平锅里煎黄的生煎馒头。
至于洛阳的各种汤,喜欢喝汤的李凖,更是对它浓墨重彩。书中讲到,从黄泛区逃出来的老清,与家人失散,他在洛阳第一天生活是这样的:
到洛阳后,天已经快黑了。老清找了一个卖豆腐汤的摊子,要了一碗豆腐汤,拿出两个蒸馍来,泡在汤里吃了。
而老清的夫人(书中称老清婶)和其两个女儿爱爱、雁雁,逃到洛阳后,看到洛阳人喜欢喝汤,于是开了个汤馆,卖绿豆面丸子汤。书中这样写道:
卖丸子汤要比卖茶赚钱多得多,只半月光景,还清油账煤账,还赚了一袋面粉和五六斤香油。老清婶这时也有精神了,夜里炸丸子,起五更带着两个闺女去一里多地以外的沟里抬水。
李凖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后来发生的很多故事,都在这个丸子汤馆的描述中埋下了伏笔。可见,李凖有着浓厚的丸子汤情结。
卫繁昌和李凖,这两位文学家笔下的洛阳美食,留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洛阳美食,也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传承!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