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文化中原 >> 中原群英 >> 正文
以“寄颜无所”辞职的东晋重臣蔡谟
http://www.hnta.cn 2008-11-25 来源:大河报  点击:
    蔡谟是东晋时期的陈留考城(今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人,字道明,生卒年待考。他学识渊博,精通医术,历仕五帝,是东晋的重臣。蔡谟为人稳重,成语“寄颜无所”就是由他而来的。
    司马睿即位做了东晋的开国皇帝,是为晋元帝。当时势力最大的豪族王导和王敦兄弟有拥立晋元帝之功,手握重兵,司马睿对王氏兄弟心生猜忌,想方设法排斥王敦。王敦起兵攻进京城,杀尽司马睿的亲信大臣,司马睿忧愤而死。太子司马绍继位,王敦密谋再次起兵,却突患重病而死,叛军溃散。司马绍当了3年多的皇帝,27岁就暴病身亡。5岁的司马衍继位,由庾太后抱着听政,朝廷大权掌握在庾太后的哥哥庾亮手里。大将苏峻与庾亮不和,联合祖逖的弟弟祖约起兵反叛。东晋成帝咸和三年(328年),苏峻发动叛乱,叛军攻入京城,庾亮逃走,年轻的庾太后自杀。蔡谟积极参与平叛,苏峻被射死,蔡谟成为东晋对抗北方势力的主要人物。
    由于内乱外患不断,权臣叛将争斗,东晋的第三任皇帝司马衍22岁时忧愤而死,他的弟弟司马岳被推上皇帝宝座。蔡谟曾是司马岳的老师,这使蔡谟备受重用,成为辅政大臣。东晋第四任皇帝司马岳有志北伐,但在位仅两年就病死了,时年23岁。接着,年仅两岁的司马聃继位,蔡谟等人上奏请求禇太后临朝摄政。
    当时,中原混战不休,东晋朝廷立即派兵北进,起初捷报频传,东晋朝野为之欢呼,认为光复中原指日可待,蔡谟却认为,做事需要度德量力而行,东晋不足以完成统一大业,北伐只是劳民伤财,只会给朝廷带来忧患。果不出蔡谟所料,东晋的北伐军连连大败,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东晋的辅政大臣是司徒,大多由皇族司马氏担任。可是,朝廷却破例让蔡谟做了4年的司徒。晚年,蔡谟多次称病力辞司徒之职,蔡谟在给皇帝的辞职信中说,自己才德有限,有愧于朝廷的厚爱,所以“惶惧战灼,寄颜无所”。后来,“寄颜无所”就成了成语,意思是说脸面没有地方放,无地自容。辞职5年后,蔡谟去世。




作者:吴军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