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管理 >> 曝光维权 >> 正文
记者揭旅游"黑面纱" 导游:叫我如何不宰你
http://www.hnta.cn 2010-3-24 来源:中国消费者 点击:
    黑社、黑导、黑车、黑店为众所周知的旅游“四黑”。部分旅行社以超低价吸引消费者,报名后巧立名目收取游客额外费用,或以“零团费”为引诱,胁迫消费者旅游中途购物,从游客购物的高额回扣中赚取利润。游客一旦报名旅游团,一场金钱掠夺的大战随之上演。利益集团相互勾结,多方下手,使旅游各个环节都暗藏宰客的“杀机”。消费者旅游本为怡情养性,最终却花了钱上了当,“闻景不见景”……

    消费者:我“被购物游”了

    1月31日,武汉市民袁女士和老伴在一家旅行社预订云南游时,工作人员告知年龄超过55岁的要另加300元“购买能力费”,原因是导游和司机等人无法通过老年游客购物赚取回扣。

    其实,不仅是云南游,其他旅游线路也有类似潜规则。广东某旅行社经理谢先生向记者透露:“旅行社推出零团费、负团费,然后强迫游客购物,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有的旅行社甚至针对教师、律师、记者等理性消费群体,专门量身定做旅游团费。”如果说旅游团费因人而异涉嫌价格歧视,那么用“零团费”或“负团费”强迫游客购物更是旅游业界由来已久的硬伤与痼疾。许多游客发现,他们忍气吞声支付加收团费后,仍可能被强制进店购物。

    谢先生说:“旅行社因人而异的报价标准其实就是一种不正当价格行为。不管游客是什么职业、什么年龄,他们参加同一旅游团队,享受同样的旅游服务,就应该享有公平的价格权利。”

    2009年5月开始实施的新《旅行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低于旅游成本的报价招徕旅游者,并应将购物及自费项目在合同中予以明示。新《条例》规定,旅行合同中,应注明“旅行社安排的购物次数、停留时间及购物场所的名称和需要旅游者另行付费的游览项目及价格”。

    导游和司机等旅游从业人员吃商家回扣现象,一直是旅游主管部门整治的重点,但是多年来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购买能力费”就是最好的证明。

    旅行社加收老年人等特定群体团费,低报价吸引游客,增加购物频率,不管是潜规则还是明规则,利益受损的终是广大消费者。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抱怨,自己“被购物游”了。

    记者:揭开旅游“黑面纱”

    目前国内的旅行社竞争激烈,不少有资质的旅行社下面挂靠了若干的皮包公司。这些个人承包的小公司,为了客源竞相压低价格,一次最低本钱1000元的旅游,只收600元,甚至零团费。

    在内蒙古开旅行社的孙先生告诉记者:“现在的旅行社(本地的除外)几乎没有直接带团走的,都是移交给当地的旅行社,我们拿到该得的部分,地接的旅行社要想挣钱靠什么?就来自于游客的自费项目和购物。”

    孙先生说:“旅行社想方设法给游客设陷阱,最直接的就是购物。为了弥补差价,旅行社把客人卖给导游收取人头费,然后让导游带客人进指定购物店。一般购物店都和旅行社有协议,只要客人进店,购物店就要以人头计算给旅行社返点,再根据游客具体消费情况,按一定比例给旅行社和导游回扣。所以那些药店、茶叶店、丝绸店、珠宝店、土特产店,不过是骗人花钱的陷阱罢了!”

    旅行社补差价的另一种手段,是用行程外的景点赚取利润。以海南游为例,最低时双飞仅1600多元(沈阳发团)。海南的旅行社接手后,除靠接手的少部分收入和购物回扣挣钱,还会通过自费景点提成。三亚潜水不收导游门票,甚至还按人头给导游返钱,潜水管理者则靠水下拍照和摄影获利。

    庞静从事导游工作五年,在多家旅行社带过团。她说:“旅游里的黑幕太多了,只要你能看得见的地方,都有钱挣。”据庞静透露,自费景点给游客的票价都是个人成人票价,而实际上旅行社是按团购拿票赚差价。

    旅途中的餐饮和住宿也十分黑暗。一个标价800元的标准间,给游客的报价是600元,而实际上旅行社只需交酒店150元左右。去草原的游客大多会被导游推荐品尝烤全羊,庞静说:“一只烤全羊的价格其实只要1000元,而在旅游团里,一只羊要被卖到2000元左右。”差价竟高达一倍!

    如此高的差额利润,各利益集团如何划分?“目前,全国各地的旅游行业基本都是按照3∶3∶2∶2的比例分成,发团社和接团社各占3成,导游和司机各占2成。”庞静告诉记者:“这么多人要挣钱,所以势必要让游客多掏钱。” 
作者:茹敬涵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