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企业分类 >> 酒店 >> 正文
百年豫菜老店“又一新”迁址风波
http://www.hnta.cn 2009-6-16 来源:大河报 点击:

  迁址是为了求生存
  6月9日下午,在河南酒店会议室,开封饮食有限公司开了一个关于“又一新”现状及发展前景的座谈会。参加座谈的有开封市商务局的主管领导、开封饮食有限公司及又一新饭店的管理层、豫菜大师以及新闻记者。
  开封饮食有限公司是由原来的国有企业开封市饮食总公司改制组建,是一个纯粹的民营企业。又一新、河南酒店等4家老字号的饭店、旅馆都归属于该公司,都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开封饮食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黄俊林阐述了“又一新”迁址的理由。上世纪90年代之前,“又一新”是开封市区屈指可数的几家大型饭店之一,又位于开封市中心最为繁华的鼓楼街,周边既是商业区又是行政区。此后,随着开封市西部新城区的建设,老城区的一些单位陆续西迁。市区新建饭店陆续兴起,如今1000平方米以上的饭店就有30多家。“又一新”流失了约七成的客户,经营每况愈下。
  2005年,由于老城区交通日益拥堵,鼓楼街改为单行道。车辆从东面无法进入,晚间又有西面的鼓楼夜市阻隔,加上门前无停车场等因素的制约,“又一新”经营日益窘迫,当年营业收入减少约100万元。饭店的一楼餐厅,餐桌的周转率还不到30%,二楼餐桌的周转率最多只有50%,三楼还不到10%。整个饭店只有二楼包间尚能盈利,一楼、三楼都在赔钱。近年来,“又一新”每月平均亏损两三万元,只有每年5月和10月婚宴高峰期才能保本。
  经营亏损,自然无力投入改善经营环境。新兴的饭店设备先进,环境幽雅;“又一新”设备陈旧,房间狭小,厨师的工作间的温度超过50摄氏度。硬件上的缺陷导致“又一新”无法留住“回头客”,客源的不足又导致员工收入没有保证,饭菜和服务质量也受到影响。这样就造成了经营上的恶性循环。
  与其在原址经营亏损、难以为继,还不如腾出店面、赚取租金,将“又一新”迁至设备环境更为优越的“河南酒店”中谋求发展。这样的考量促使开封饮食有限公司管理层作出“又一新”迁址求存的决定。
  两家老店天壤之别
  1998年以来,以清明上河园建成开放为标志,开封市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尤其是2006年郑开大道开通以来,开封市旅游市场日趋火爆。作为旅游六要素首要的“吃”,开封市的餐饮业成为从中受惠最多的行业。
  开封市商务局副局长刘新民列举了一组数字:从2005年以来,开封的餐饮业出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由当年17亿元的营业额,增加到2006年的21亿元。2006年11月,郑开大道开通,2007年餐饮业的营业额猛增至37亿元,2008年达到49.8亿元之多。“今年,全市餐饮业营业额预计能达到70个亿,如果郑州至徐州的高速铁路开通,预计能达到100个亿。”
作者:周斌 实习生 马青竹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