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是河南省重点培育的优势产业之一,是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一大优势,一大支撑,一大后劲。“十一五”期间,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建设旅游强省的战略目标,通过推进旅游产品开发,提升服务水平,拉长产业链条,优化发展环境,强化宣传促销,打造旅游品牌等战略举措,旅游产业发展成绩显著,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整体形象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十二五”期间,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处于“转型升级、持续快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编制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需要科学判断“十一五”发展基础,找准起点;客观认识“十一五”发展瓶颈,找准切入点;综合分析“十二五”发展环境,找准目标点。
一、“十一五”发展成就
“十一五”是河南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五年,也是旅游产业取得辉煌成效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与领导下,旅游产业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和展示河南形象的重要窗口,为“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旅游发展氛围形成
“十一五”期间,河南省把旅游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各地对旅游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省辖市和旅游发展重点县(市)普遍出台了具体政策和措施,都编制或修编了相应的旅游发展规划,形成了河南旅游发展的大区域格局。全社会对旅游产业的认识和重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为旅游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营造了“大抓旅游,抓大旅游”的浓厚氛围。
(二)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列
“十一五”期间,河南省旅游产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各项指标与“十五”末相比实现倍增,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2006—2010年期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99539万人次,是“十五”期间的2.83倍;累计实现旅游收入8363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19倍。2010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2584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94亿元。其中,入境游客145万人次,实现外汇收入4.98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257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250亿元。
(三)旅游精品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十一五”时期,依托资源优势,通过强力推进旅游精品工程建设和市场营销,河南培育出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品牌。一是做响了区域旅游品牌。“文化河南•壮美中原”旅游形象通过国内主流媒体大力宣传,品牌效应不断扩大;二是做强了若干旅游景区品牌。云台山景区、嵩山—少林景区、龙门石窟景区、大宋文化旅游园区、殷商文化旅游区等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景区;三是做亮了旅游文化品牌。《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大河秀典》、《盛世梨园》、《君山追梦》、《河洛风》等一批优秀旅游演艺节目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寻根文化、功夫文化等独具河南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享誉全球;四是做大了精品旅游线。郑汴洛沿黄“三点一线”成为海内外知名的黄金旅游线路,大黄河之旅、王朝街道之旅、中国古文化研修之旅等成为对接海外市场的文化精品线路。
(四)旅游产业的关键要素得到快速发展
通过开展 “创A升级”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河南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全省共有A级景区212家,比“十五”末增加124个。酒店和旅行社发展迅速,星级酒店512家,比“十五”末增加87个;旅行社1158家,比“十五”末增加229家。以郑州为中心,构建了以航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省级公路和旅游专用公路为主体的立体交通网络。产业融合进一步深化。旅游产业与文化、体育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以实景演艺、户外运动为代表的多种新业态。以服务设施现代化、服务手段信息化与服务内容人性化为目标,通过开展“诚信旅游”、全员培训、服务技能比赛和“创先争优”等活动,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五)旅游发展的一些举措引起全国关注
焦作市通过发展旅游把黑色煤城变为绿色山水城市,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全国范例,被全国旅游界誉为“焦作现象”。栾川县以旅游业为引领,实现了从国家级贫困县向“中国旅游强县”的跨越,成为全国旅游界推广的“栾川模式”。此外,“西峡经验”,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试验区、龙门文化旅游园区等一批河南旅游的新模式、新经验成为全国旅游发展的新亮点。通过承办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北方旅游交易会、豫台旅游高峰论坛,以及中原文化港澳行、中原文化宝岛行等活动,使河南旅游的国内影响力与日俱增。通过举办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亚欧旅游合作论坛、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旅游委员会年会和国际旅游小姐冠军总决赛,使河南旅游影响力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十一五”期间,河南省成为全国重要的旅游创新区域。
二、“十二五”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机遇
1、发展优势凸显
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凸显了河南旅游产业的相对优势与巨大潜力。从资源产品导向向旅游市场主导转变,河南省的区位交通和客源市场优势不断凸显;从浅层观光旅游向深度文化体验转变,进一步凸显河南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优势;区域旅游竞争从景区景点竞争向以城市为核心的旅游目的地竞争转变,进一步凸显河南省城市密集的优势;旅游产品从观光产品向多业态转变,进一步凸显河南多样化的资源和产品优势;随着休闲度假成为主要旅游方式,河南的山地度假和乡村度假资源优势彰显;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可以充分发挥河南产业门类齐全的综合优势。
2、发展需求旺盛
2010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300美元,河南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00美元左右,“十二五”期间预计河南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10%。旅游消费需求将迈入大众消费阶段,旅游消费将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度假成为居民消费新趋势,国内旅游成为旅游市场的主体。这种趋势将促进旅游产业爆发性增长,成为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3、发展条件优越
“十二五”期间,是河南省交通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交通将呈现出网络化、高速化、无缝对接的发展趋势。河南省将依托交通网实现与国内主要客源市场无障碍对接。京港澳、大广、二广、连霍、宁洛、沪陕等国家干线高速公路贯穿河南省全境,高速公路网络的完善,河南将成为全国自驾游的枢纽。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铁和城铁架构,将形成连接北京、西安、武汉、徐州、济南、南京、太原、合肥等中国重要城市的“两个半小时旅游圈”。郑州至开封、洛阳、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南阳、济源等城市的城际轨道交通的贯通,将形成覆盖3000—4000万人口的核心都市旅游圈。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不断深入,一个覆盖全省、辐射周边、涵盖1.5—2亿人口的经济区域和市场空间正在形成。另外,郑州至首尔、台北、香港、新加坡、泰国的直航常态化和郑州国际机场的扩容将促进河南的国际化发展格局进一步改善,河南的游客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与长三角、珠三角、东北、大西北、大西南的重要城市实现空中对接,将形成两小时旅游圈。
4、发展机遇难得
旅游产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先导产业,扩大内需的主导产业。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将旅游产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对旅游产业的定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河南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产业作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一大优势、一大支撑、一大后劲,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来培育,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先导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产业、改善民生的富民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产业来打造。“十二五”时期,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将进入黄金机遇期。
(二)发展挑战
旅游市场化程度不高。旅游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多头管理现象普遍存在,部门分割、条块分割、区划分割现象突出。旅游市场主体发育不成熟,知名旅游品牌不多,龙头企业不强,部分景区、星级饭店经营机制不活,应该推向市场的没有推向市场,应该改制的没有改制到位。
旅游信息化水平较低。目前,河南旅游信息化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发展阶段。信息化建设投入少、应用程度低、标准不统一、发展不平衡,信息服务基础薄弱,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电子商务发展滞后。
旅游人才支撑力不强。全省旅游人才队伍数量少,部分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特别是中高级旅游人才极为缺乏,人才培训机制不健全、资金缺乏,人才流失严重。
旅游产业链条不完善。主要产业要素培育不充分,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不配套,购物、娱乐、餐饮等环节薄弱,产业链条短、效益低,总体处于“门票经济”阶段。
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较弱。集散功能不配套,缺少为散客服务的咨询、标识、食宿、购物、娱乐和专用交通等完整的服务体系,城市和景区之间缺乏有机联系。
客源结构不合理。国内客源主要依赖省内与周边省份市场,境外游客比重偏低。游客以观光为主,停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综合经济效益差。客源波动性大,节假日热,平时偏冷。
区域旅游整合不足。“十一五”期间,河南在旅游景区(点)建设方面培育了一些亮点,但布局分散,整合不足,缺少“航母”,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力较弱。
产业融合发展不够。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体育、商贸、信息、金融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低,其关联性、带动性作用发挥不够,旅游产业发展的大格局尚未形成。
三、基本判断
当前,河南旅游正处于“从点线突破向板块推进转变,从观光主导向观光与休闲度假并驾齐驱转变,从散点布局向集聚发展转变,从规模扩张向规模与质量并重转变,从资源依赖型向产品创新型转变,从旅游要素发展向多产业融合发展转变,从粗放型发展向精细化运作转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的关键发展时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 河南省红色旅游说明书 2012-12-20 12:13:48
- 2012年上半年港澳台市场工作总结 2012-9-10 10:00:49
- 2012年上半年机关党委工作总结 2012-9-3 9:41:41
- 河南省旅游服务中心项目2012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计划 2012-8-13 11:09:11
- 2012上半年我省旅游工作对外开放工作总结 2012-8-13 10:09:30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