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成都武侯祠,又称汉昭烈庙。
进藏的前一天才到武侯祠,一来想讨个“安天下”的锦囊妙计,二来了却自己二十年前在荆州、襄阳一带闯荡江湖间,曾前往卧龙先生故里隆中,参访茅庐后的心愿。三来则是提前熟悉下第二天的集合地点。
众所周知,这武侯祠供奉的是三国时期蜀汉那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孔明。原先成都城内是没有“功高震主”的卧龙先生的地盘的,所谓刘备白帝城托孤,跟长坂坡“摔孩子”的伎俩如出一辙。而帝王的驭人之术,刘阿斗早已心领意会啦。央视《百家讲坛》的武侯祠系列,有史为证。
直到晋末的十六国时期,成汉的李雄皇帝是诸葛亮的超级“粉丝”,才在少城建了座孔明祠。后来迁往成都的南郊,与刘备的汉昭烈庙毗邻。明朝重建时,将武侯祠搬进了汉昭烈庙,从此形成了君臣同庙的独特格局。
走进武侯祠,门匾却是汉昭烈庙。地图的游览路线,沿着中轴线贯穿着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和武侯祠,西侧是刘备和甘、吴二夫人合葬的惠陵。东侧则是新辟的什么“三义堂”之类的建筑。
迈入大门,两侧碑廊的看点是东边号称“三绝碑”的唐碑。一绝,撰文的是唐朝著名宰相裴度;二绝,执笔的是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之兄柳公绰;三绝,镌刻的是著名的匠师鲁建。状似“行家”地看起了热闹,瞅上一眼,也不忘顺带把西边的明碑读了读,还是发现了许多的“不是字”——凡是我不认识的都不是字!哈哈~~~(抄袭春晚)。
再跨二门,阵营强大、栩栩如生的蜀汉人物泥塑扑面而来。粗略地数了数,竟达四十一尊。好多只闻其名,不识其人的。和文锦加起来也就除了五虎将外,不下十来人。看来并不真的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问题就在诸葛亮的眼光和肚量上。脑后有“反骨”的魏延,历史不就证明了他的果敢和灼识,远远超出了孔明中意的马谡和姜维吗?
过了二门,便是建立蜀汉政权,鼎立三国的卖草席的昭烈皇帝刘备刘玄德的庙堂。三米高的贴金泥塑坐像,立于正殿。东西偏殿供奉的是关羽和张飞,殿侧走廊各有文臣武将的彩绘泥塑坐像。仿佛再现了刘备“革命成功”后的辉煌一朝,一个从卖草席的没落贵族,能够凭着一股“经天纬地”的野心(从他给孩子取名的“封禅”中,可窥一斑),在纷乱的时代,“不靠天不靠地”,就依着自己的“人和”胸襟笼络了众多文武英才,开创出一片蜀汉江山来,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英雄。
走到过厅,汉昭烈庙里果然见不着刘封和刘禅的塑像神位。按说刘封受尤达的唆使,坐视关云长“败走麦城”,罪有应得。刘禅在大大势已去,却是为了蜀国百姓免遭涂炭,才献城投降的,也是属于识时务者的俊杰呀。
后来蹭了旅游团的导游,才晓得最早在刘备殿是有刘禅塑像的,传说庙成之后,刘备显灵质问这位扶不起的“阿斗”,为何把江山丢掉,还乐不思蜀?刘禅答曰:江山何用,有之辛苦,无他轻松。刘备大怒,令武将逐出。
这其实是后人的演义罢了。当时的情势,即便是刘备自己也得献城投降,这样的“投降史”玄德公还少吗?讲到“乐不思蜀”,东吴招亲那会儿,刘皇叔不也“温柔乡里忘思归”吗?
过了过厅,“运筹帷幄”的武侯祠总算掀开了“盖头”来。诸葛亮、诸葛瞻、诸葛尚祖孙三代羽扇纶巾、神态儒雅的贴金塑像,正堂端座。历代“粉丝”们抒发的对联,在这里可谓“琳琅满目”。面对诸葛先生,我无法理解的是:擅长“天时地利”的他,在明知“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下,依旧要“六出祁山拖老命”(闽南俗语),难道仅仅是为了报答“先主的知遇”之恩吗?
为了那“鞠躬尽瘁”,我们一起拜了拜这位千秋万代受人景仰的蜀相贤臣。只是不知,没有了刘备的“三顾茅庐”,卧龙岗下的吟唱是否依旧:风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六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这是望江楼的“绝”对。虽说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但是此联则是从古至今就这样“绝对”着、“千古”着。去望江楼,是即将离开成都城的日子。
东门外锦江河边的望江楼公园,门票一点也不贵。或许不过就两座楼的缘故,与望江楼为伴的叫濯锦楼。濯锦楼的外形看起来像游船画舫似的,而望江楼则是四层飞檐式的木楼,古代成都人由水路远行,亲朋好友都会登楼送别,久而久之把望江楼的原名全给忘了。最早此楼取自晋代《蜀都赋》的“既丽且崇,实号成都”,名曰:崇丽阁,直到现在依然是成都市的“地标”。这阁楼上,除了那“绝”对的奇联外,还有一副长达212字的对联——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雾。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只可怜花蕊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着绿墅香坟。对此茫茫,百感交集。笑憨蝴蝶,总贪迷醉梦乡中。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 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跃冈上龙,殒坡前凤,卧关下虎,鸣井底蛙。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倒不若长歌短赋,抛洒些幽恨闲愁;曲槛回廊,消受得清风好雨,嗟予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且向危楼俯首,看看看,哪一块云是我的天!
上联的“花蕊飘零”怜叹的是后蜀国主孟昶(也就是咱闽南世界非物质遗产南音的始祖郎君)的花蕊夫人,而“枇杷寂寞”则暗指薛涛。薛涛何许人也?山水不系舟先生的佳作《望江楼,邂逅竹韵诗魂》,已经为我们勾沉出一位大唐色艺双佳的美女诗人的哀怨情愁了。或许先生太沉醉于竹林(薛涛一生虽“沉沦”在烟柳之间当乐伎,却偏爱竹子,常以“苍苍劲节奇,虚心能自持”来自勉),把旁边的濯锦楼给忽略啦。据载,当年唐朝著名的元稹、白居易、杜牧、刘禹锡、张籍等文坛骚客,均和薛涛“有染”——书上讲“交从甚密,互有唱和。洪度(薛涛的字)有诗五百,存世仅九十余首,《全唐诗》刊有八十八首,清有《洪度集》木刻单本行世)。其中与监察御史身份进川的元稹,竟相爱了四年。濯锦楼就是“好事者”为纪念薛涛置酒于游舫送别到浙江赴任的元稹一事而建造的。当时初到成都的元稹刚巧丧偶,久慕薛涛芳名的他,以一幅文房四宝的《四友图》,请来薛涛题跋。薛涛大笔一挥而就《四友赞》,令元稹叹服。从此两人情投意合,四年间“雨润滋润”的薛涛写下许多优美的爱情诗,譬如《鸳鸯草》:绿英满香砌,两两鸳鸯小。但娱春日长,不管秋风早。
然而“自古红颜多薄命”,让薛涛“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楼”的元稹,却在浙江又认识了貌美年少的才女刘采春,结成了百年之好。却把芙蓉城里翘盼的薛涛抛在了九宵云外。
走下濯锦楼,回望崇丽阁,薛涛井,枇杷巷,乃至幽幽的竹子林,无不透着一股哀愁悲愤的千古怨气——芙蓉新落蜀山秋,锦字开缄到是愁!
七
告别成都,
双流机场却跟我开了两个“国际玩笑”。先是寄存的行李不见了,别的衣服啥的都不打紧,从西藏带回的邮戳、邮品和纪念礼物可关系重大。颇费周折后,才“完璧归赵”。二是航班延误,这是常事,咱理解。无法释怀的是被折腾了,第一回让大家苦等了四个钟头,“抱歉的通知您”才换作了“正在办理登机”。当兴冲冲地奔向另一登机口,又被告知:航班取消了,要转簦的可办理,不转签的安排住宿。第二回,当我在“味道鲜美”的宾馆里才刚勉强入睡,则被急急忙忙地叫醒,这下总算坐上飞机了,可是中转又被延误啦。第三回登机时,我才明白了李白的“高屋建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 温柔丽江:满城飞花 奢靡夜宴 2009-12-22 10:05:50
- 泸沽湖遗梦:寻找冬日的温暖阳光 2009-12-21 10:05:50
- 豆沙镇:脚踩五尺道 一日三千年 2009-12-18 9:12:29
- 周庄:真水无香 那一些思乡的愁 2009-12-14 11:14:43
- 阳朔往事:留在西街 谢谢你的爱 2009-12-14 11:14:43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