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老马老何都起了床,老唐的妻子就告诉我们,老唐起来了,在前屋客厅里。我们急忙来到前屋客厅,就看见一个健壮的,四十左右岁的汉子迎接我们,一只厚实的手伸过来分别和我们握了握。
在客厅临窗的美人靠上坐下来,可以向下看那层层叠叠的黑色屋瓦,我笑着说,你这苗王的地位就是高啊,可以君临天下。唐守成憨厚地笑了,说,“其实叫‘苗王’不对,应该叫‘鼓藏人’才对,我只是从父辈那里接过了一面铜鼓,一点王者的权威都没有。”于是,在我们的一问一答中,我们才理清了“苗王”的由来。
清朝雍正年间实行改土归流以前的黔东南苗疆,没有土司统治,中央王朝的势力还未渗入其中,西江苗寨村落处于自然原始状态。每个族群自古由寨主统领,掌管生产、治安、民俗等大小事务。雍正六年,清政府在黔东南新辟苗疆六厅。即使当时州县厅一级都设置了国家官吏,但政策规定,苗族之间的一切争讼按本族习惯法执行。寨主的历史角色仍然延续。当时寨主不是人们想像中的最具财力,只是多分得一块田耕种。因此外面人来到村里,都可以吃住在寨主家,显示本寨的热情好客。
新中国成立后,举国上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地处偏僻的西江苗寨也迎来了第一任村长、村支书。随着社会角色转换,寨主一度淡出历史舞台。
“家里一直保持着过民俗节庆的传统,就算在文革期间,每逢吃新节、鼓藏节,时任寨主的父亲都会想办法庆祝。”在唐守成的印象中,解放初期,寨主的职责就是这样。
苗寨寨主的传承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父亲死后要传给他的最小儿子。就这样,在1994年,父亲去世时,寨主一位就落到年仅20岁的唐守成身上。
现今,唐守成只是村委会的助手,他只是利用在族里的威望,牵头管理整个村寨的民风民俗、节庆活动,而其他一切行政事务,则全由村支两委全权管理。
苗家人对寨主还有另外一种称呼,叫“鼓藏头”,它源于每13虚年操办一次的鼓藏节。作为苗族最隆重的祭祀大典,从杀牲到祭祖,鼓藏节的仪式都由鼓藏头来安排。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谓的“苗王”,只是一种历史传承下来的精神权威。可是,就是这样一种精神上的权威,却把唐守成搞得很是无奈。他向我们抱怨说,“几乎天天有应酬,天天喝酒,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这话我听着,像极了官场和商场酒桌上的声音。
当唐守成打开鼓藏堂的大门,我们走进去看那传世的铜鼓时,我突然感到,历史的轨迹成了一种抛物线,可以让一切神圣的东西最后掉进世俗的泥淖里不能自拔!
- 杭州:回眸一笑幸福就在湖尽头 2009-5-22 17:00:34
- 迷失鼓浪屿:时间是用来浪费的 2009-5-22 16:53:34
- 折多山:漫天雪花静悄悄的飘 2009-5-22 16:53:34
- 川西:记忆中的风景 云朵上的萝卜寨 2009-5-22 16:53:34
- 雨崩:山花烂漫的人间天堂 2009-5-21 10:51:30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