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任我行 >> 娱乐大杂烩 >> 正文
伊斯坦布尔:叹不够的异域风情
http://www.hnta.cn 2009-12-18 来源:21CN 点击:

  巴士一直沿着这样的路开,原来这里是过去的皇家大道,难怪如此庄严和幽静。车子经过了多尔玛巴赫切宫,赶快下车,再去拜访。

  时近11点,排队的人依然很多,但是团队的人群已经散去。我只能站到队尾,开始等待。

  排在我后面的是1对外国人,在与后面的一个白种妇女说话,那对夫妇来自加拿大,而那女的说他们是土耳其人,从外地来参观。我很吃惊,因为从外表看,无论说他们是欧洲那个国家,我都信,唯独我难以相信他们是土人。这说明我们对于土耳其是亚洲国家的印象实在太深刻,实际上,他们真的就是欧洲国家。

  然后那土人妇女的老公来了,也是欧洲人样子。他们用土语说了一番,于是那男的就热情地与加拿大人打招呼了。

  买票队伍可以用龟行来形容,我不知道卖张票有什么复杂的,怎么这么慢。游客都有些不耐烦,有些人干脆就坐在路边等队伍走了一阵才起来归队。排在我前面的是个不太黑的黑人,老婆是不太白的白人。然后,黑人发现了我后面的加拿大人,而且,加拿大人是法语区的,于是,就开始用法语交谈起来,以打发时间。

  我想,这黑人大概是法国人吧。在路上,我经常看见操几种语言的游客,牛哦!

  终于到了接近窗口,前面大约还有4、5个人,此时,售票窗关了。门口的光电管显示器显示着:中午时分休息半个小时,我要昏过去了。

  一点钟,卖票开始了。慢的原因是,每个游客都要报自己来自哪个国家。前面的法国人不懂英语,问了好几遍才明白,回答:突尼斯。噢,原来是突尼斯人。开眼界了。

  过了验票机,才进大门,迎面雄赳赳气昂昂过来一队士兵。对,一点钟士换岗时刻。我立即尾随过去,直到门口。士兵们夸夸地出去了,我被阻拦在门内。看门的见状,立即打开旁边的栏杆,示意给我出去。这个就是东方面孔在西方的好处了,你可以搞不清他们的面孔,但是他们把你记得刷刷清——你格小眼睛的黄种人。

  看完换岗,回到院内,宫殿门口已经有人等着了。上去排队,穿鞋套。然后,一个管理员高声吆喝,英语的请到这里来,土语的再等一下。

  跟着导游走,不能拍照,不能摄像,每个房间都有管理员在监视。一个个参观房间,富丽堂皇,是像皇宫的样子。苏丹皇帝和他的嫔妃、子女都生活在这个放满来自世界各国珍宝的宫殿里,还包括中国的瓷器花瓶、镶着宝石的屏风等。土耳其的开国元首凯末尔也是这里办公、接待并最后死在这里。

  无论是奥斯曼苏丹还是共和国总统,他们的卧室都不大,最多三五十平方。其实,人的最真实的需要,也就是这么点大,死了的话,那盒子更小。再要有多大的豪宅,其实都没有什么意义。

  里面的工艺品令人印象深刻,但是更深刻的是土耳其男人。游客中有个和我一样的单身,是个女性,无意中,我们都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一个土耳其管理员嗅觉灵敏,上来立即与那女的搭讪,所以我知道她来自美国。几句话聊过,那土男竟然试图了解那女的住在哪里,愿意带她参观更多的地方。我差点站立不稳,被雷得厉害!

  那女的不愧是美国人,资格老到,应对自如,不置可否。我想如果是我的话,我只会傻乎乎地回答,对不起,我更愿意一个人自由游览。或许那个美国人也在期待着什么发生。

  跟着导游转了一大圈,那土男如影随形般又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这回,我彻底觉得自己像个电灯泡。我忍不住笑了起来,那女的脸色绯红了,哈!这美国人也有难为情的时候。不过,后面没有继续下去,大概我的笑搅了他们的调情故事。

  参观的最后是个高潮,当导游把大家带进最大的一个宫殿时,你唯有张大惊讶的嘴巴,你唯有发出惊讶的声音,你唯有发自肺腑的感叹,这个厅堂举世无双!

  这是我今生今世看见过最漂亮的殿堂,最高大的殿堂。圣索非亚教堂或许比它大,但是绝对比不上它的精美。如此高大的殿堂,每个细节都是精心装饰的。旁边正好有个管理员的座位,我一屁股坐下,静静地欣赏着这个撼人的宫殿,只觉得眼睛不够用。而与之相配的雄伟大门外,正是蓝色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你真的是以为自己置身仙境,你也真的领略了什么叫豪华。想想同时期的慈禧太后住的紫禁城,除了平面上的大,其它的那真是天壤之别。

  已经2点45分,还要赶到军事博物馆。书上说,从塔克西姆广场过去不远,就先乘车到广场,然后看见那献血车还在,昨天给我指路的那小伙子还在。连忙上前:不好意思,我又来问路了!哦,我记得你。(心里一阵高兴,明星哦!)

  在他的建议下,我还是打的去博物馆。

  路上看见有几个背包外国人在匆匆向那里走,方向对了。

  进了博物馆,我一路问过去,原来,剧场还在最里面。一路狂奔,终于在3点15分赶到了表演剧场。表演已经开始,乐队在舞台中央奏着军乐,边上一排几个在合唱,还有一些拿着各种武器,舞台后面就是花园。10分钟后表演就结束了。军乐队踏着步伐,排着队型,向着后面的花园走去。然后,大门关闭,上面就是一幅巨大的松下显示屏,开始放映奥斯曼时期军乐队的演变历史,说明军乐队鼓舞士气的重要。

  我看了一会儿就出来了,门口有个咖啡吧,我要了一罐可乐。一个老妇人过来,问我会英语吗?OK。好!给我看看相机行吗?原来,老太的相机闪光灯不能用了。我一看,呵呵,设置问题,小菜一碟。我一边按相应的按钮,一边说明给老太看。然后,在AUT的选择上,老太赶紧说,就设置在自动吧!OK。

  老太解决了问题,开始夸我,你的英语说得真好。我那个心花呀,怒放!

  然后我问售货员,后面还有没有军乐表演。售货员不懂,老太说,我知道你的问题,后面还有一场。于是面继续回到剧场等着表演。

  当军乐响起,表演队列队进场,先绕场一周,几乎每个都留着小胡子,很奥斯曼的样子。模样也不错,应该都是挑选过的。边上几排坐着一群小学生,他们随着军乐手舞足蹈,看见我回身拍照,更加起劲。男老师赶紧起身,喝住他们。

  表演说不上好,但很特别,非常值得一看。

  出门,已经对伊斯坦布尔越来越熟悉了,所以,看见一辆巴士向广场方向,就熟练地上车,报了一声塔克西姆,以便确认。

  这车不是在塔克西姆终点,只是经过,所以,当我看见广场后,就在最近的站点下车。广场上看起来都是外地人,因为看起来与步行街深处的人确实两样。我沿着有轨电车的铁轨,又找到了ISTIKLAL街。找了个甜品店坐下,开始仔细阅读LP,计划明天的去处。

  看见了土耳其美食的内容,决定今天晚上去。读到了土耳其的蜜糕,决定稍后去买。

作者:不受拘束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