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郑州讲述:当年走后门买月饼
http://www.hnta.cn 2009-9-18 来源:大河报 点击:次
20世纪60年代初,我在郑州市二七区福寿街小学工作,家在郑州郊区。那时每逢中秋节,我就发愁买不到月饼。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各种物资供应都很紧张,大都需要发放票证,以控制消费。相比之下,作为节日点心的月饼更属于“奢侈品”,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才能获得月饼票(郑州市居民凭户口本每人半斤,机关人员每人一斤,农业户口没有)。
教师按干部的标准发月饼票,每人一斤,而我发愁的是我家的老老小小吃不上月饼,因为他们都是农业户口。向同事要吧,大家都是一人一斤,张不开口。脑子一转圈儿,我想到了学生家长。班里有个学生,其母亲是德化街刘胡兰门市部的老营业员。据我了解,他们家子女多,四个孩子两个大人,人多月饼票就多。中秋节前的一个下午,放学后,我把班上的那名学生留下来,先把一斤月饼票和5毛钱(1斤月饼5毛钱)交给学生说:“你母亲不是在刘胡兰门市部吗?我没时间,叫她给我买斤月饼。”稍加思考,我又说:“对你母亲说,老师家里人多,看能不能多买1斤。”我又给她5毛钱。那天晚上我心里忐忑不安,老是想着学生家长会不会给我这个面子。
八月十五这天早上,学生到校后,我问那个学生月饼的事儿。学生笑着对我说:“俺妈说,下午上学时,叫我把月饼给您带来,不耽误您下午放学往家里带。”听此言,我心里才踏实了。
下午放学后,当我骑车跑30里路回到家里时,已是7点钟了。二斤月饼一共8个,正好每人一个,妻子和我舍不得吃,还是留给口馋的孩子们了。
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丰富了,凭票走后门买月饼的年月一去不返了,但每到中秋佳节来临之际,那种凭票走后门买月饼的情景仍会浮现在我的眼前。
教师按干部的标准发月饼票,每人一斤,而我发愁的是我家的老老小小吃不上月饼,因为他们都是农业户口。向同事要吧,大家都是一人一斤,张不开口。脑子一转圈儿,我想到了学生家长。班里有个学生,其母亲是德化街刘胡兰门市部的老营业员。据我了解,他们家子女多,四个孩子两个大人,人多月饼票就多。中秋节前的一个下午,放学后,我把班上的那名学生留下来,先把一斤月饼票和5毛钱(1斤月饼5毛钱)交给学生说:“你母亲不是在刘胡兰门市部吗?我没时间,叫她给我买斤月饼。”稍加思考,我又说:“对你母亲说,老师家里人多,看能不能多买1斤。”我又给她5毛钱。那天晚上我心里忐忑不安,老是想着学生家长会不会给我这个面子。
八月十五这天早上,学生到校后,我问那个学生月饼的事儿。学生笑着对我说:“俺妈说,下午上学时,叫我把月饼给您带来,不耽误您下午放学往家里带。”听此言,我心里才踏实了。
下午放学后,当我骑车跑30里路回到家里时,已是7点钟了。二斤月饼一共8个,正好每人一个,妻子和我舍不得吃,还是留给口馋的孩子们了。
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丰富了,凭票走后门买月饼的年月一去不返了,但每到中秋佳节来临之际,那种凭票走后门买月饼的情景仍会浮现在我的眼前。
作者:时和畅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旧郑州的泰隆伞具店 2009-9-15 16:06:51
- 北宋郎中用赤小豆治好皇帝痄腮 2009-9-14 10:02:20
- 郑州天王寺里办学堂 2009-9-14 9:59:00
- 郑州市区内的窑洞 2009-9-10 9:39:57
- 老坟岗曾有两个戏园 2009-9-7 7:27:57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