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郑州的泰隆伞具店
http://www.hnta.cn 2009-9-15 来源:大河报 点击:次
伞可以避雨淋遮日晒,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用品。民国初年,郑州市场上的伞具大都来自湖北省。其中,湖北汉川县人丁泰隆在郑州开办的第一家前店后坊伞具商店“泰隆号”就很出色。他制作的皮纸雨伞通称“泰隆伞”,因选料严格,做工好,规格齐全,经久耐用,深受顾客喜爱。
丁泰隆,幼年因家境贫寒,跟其舅父到汉口苏恒泰伞店学做雨伞,艺成帮师数年后,想凭手艺吃饭,到外面开店,自谋生计。1916年5月,丁泰隆带上两个徒弟与老乡结伴来到郑州,在湖北会馆的帮助下,通过走访市场,发现郑州没有伞具批发门店,更谈不上有生产伞具的作坊。丁泰隆看准商机,准备填补这个空白点,在郑开一家既经营又制作伞具的专营店,决心把小伞做成大生意。他很快在热闹的福寿街南口路东租用门面房两间。伞店开业一段时间,遇到来修伞的客人较多,丁老板意识到这是送上门的生意,对来店修伞的顾客一律免费,并热情接待,拉住人气。与此同时,为占领市场,在制作“泰隆伞”时,自始至终严把进料关,做伞的主要原料竹子用湖北黄陂县产的,它肉厚质硬,不易变形;桐油用湖南常德产的,它干燥快,比重轻,光泽度好,附着力强;皮纸要湖北郧县产的,它韧性好,经纬有力;柿油要河南荥阳产的,其汁清透,黏性强等。用这些原料做出的“泰隆伞”,质量常在其他品牌之上。顾客购得“泰隆伞”后,通过使用比较,感到与众不同,经互相介绍,逐渐打开了销路,由最初月销售量20~30把,增至300多把。
丁老板看到生意有发展前途,于1918年在石平街租房4间,正式成立生产作坊,工人也陆续增至20多人。为扩大销售,丁老板敏于捕捉无处不在的商业信息,获知农村顾客要买适合河南气候特点的雨伞,经分析研究,很快改进了工艺,把伞骨、伞把改粗,纱边增加两轮绳子,褙三层净料皮纸,打三道油,这种伞伞身坚固,防风力强,使用寿命长,受到广大农村群众的欢迎。一次听到西安来郑旅客要买几把浸油伞,丁老板过去也做过这种伞,其做法是用生桐油油透,但只能在夏季生产,工时较长(一般伞是用熬好的熟油,易干),这种浸油伞的伞衣结实,抗风沙能力强,久用不易坏,是西北不少群众出门必带的用品之一。丁老板听到这个信息,亲赴陕、甘等省了解市场,带回很多订单,成为销往西北的畅销货。
为了巩固“泰隆伞”的信誉,无论货再俏销,绝不粗制滥造,保证按时供货,坚持包退包换,受到用户信任。到上世纪30年代,“泰隆伞”已名扬远近,供不应求,年销量三四万把,销路遍及冀、鲁、陕、晋、甘等省,成为中原地区颇有名气的伞具批零商。
新中国成立后,“泰隆伞”加入了手工业合作社。
丁泰隆,幼年因家境贫寒,跟其舅父到汉口苏恒泰伞店学做雨伞,艺成帮师数年后,想凭手艺吃饭,到外面开店,自谋生计。1916年5月,丁泰隆带上两个徒弟与老乡结伴来到郑州,在湖北会馆的帮助下,通过走访市场,发现郑州没有伞具批发门店,更谈不上有生产伞具的作坊。丁泰隆看准商机,准备填补这个空白点,在郑开一家既经营又制作伞具的专营店,决心把小伞做成大生意。他很快在热闹的福寿街南口路东租用门面房两间。伞店开业一段时间,遇到来修伞的客人较多,丁老板意识到这是送上门的生意,对来店修伞的顾客一律免费,并热情接待,拉住人气。与此同时,为占领市场,在制作“泰隆伞”时,自始至终严把进料关,做伞的主要原料竹子用湖北黄陂县产的,它肉厚质硬,不易变形;桐油用湖南常德产的,它干燥快,比重轻,光泽度好,附着力强;皮纸要湖北郧县产的,它韧性好,经纬有力;柿油要河南荥阳产的,其汁清透,黏性强等。用这些原料做出的“泰隆伞”,质量常在其他品牌之上。顾客购得“泰隆伞”后,通过使用比较,感到与众不同,经互相介绍,逐渐打开了销路,由最初月销售量20~30把,增至300多把。
丁老板看到生意有发展前途,于1918年在石平街租房4间,正式成立生产作坊,工人也陆续增至20多人。为扩大销售,丁老板敏于捕捉无处不在的商业信息,获知农村顾客要买适合河南气候特点的雨伞,经分析研究,很快改进了工艺,把伞骨、伞把改粗,纱边增加两轮绳子,褙三层净料皮纸,打三道油,这种伞伞身坚固,防风力强,使用寿命长,受到广大农村群众的欢迎。一次听到西安来郑旅客要买几把浸油伞,丁老板过去也做过这种伞,其做法是用生桐油油透,但只能在夏季生产,工时较长(一般伞是用熬好的熟油,易干),这种浸油伞的伞衣结实,抗风沙能力强,久用不易坏,是西北不少群众出门必带的用品之一。丁老板听到这个信息,亲赴陕、甘等省了解市场,带回很多订单,成为销往西北的畅销货。
为了巩固“泰隆伞”的信誉,无论货再俏销,绝不粗制滥造,保证按时供货,坚持包退包换,受到用户信任。到上世纪30年代,“泰隆伞”已名扬远近,供不应求,年销量三四万把,销路遍及冀、鲁、陕、晋、甘等省,成为中原地区颇有名气的伞具批零商。
新中国成立后,“泰隆伞”加入了手工业合作社。
作者:杜丰芮 王瑞明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北宋郎中用赤小豆治好皇帝痄腮 2009-9-14 10:02:20
- 郑州天王寺里办学堂 2009-9-14 9:59:00
- 郑州市区内的窑洞 2009-9-10 9:39:57
- 老坟岗曾有两个戏园 2009-9-7 7:27:57
- 兄弟争美妻引发“同室操戈” 2009-9-4 9:19:56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