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文化中原 >> 往事如风 >> 正文
郑州市区内的窑洞
http://www.hnta.cn 2009-9-10 来源:大河报 点击:

郑州 市区 窑洞

    窑洞在山区和丘陵地区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民居建筑形式,在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区和城市里一般是不会存在的,因为不具备产生窑洞的基本条件。但是,在郑州市中心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窑洞,具体位置在南顺城街南头路东,距二七塔800米左右。
  郑州是商城的遗址,商城墙历经数千年仍然部分遗留到今天。城墙的南墙与西墙的连接处就是今天的城南路与南顺城街交会处。目前,随着郑州市商城遗址大规模整治工作的展开,城墙两边原有建筑物被拆迁,古城墙的“遗容”也清晰地出现在世人面前。窑洞就产生在这一段城墙的脚下,一孔挨着一孔,有十几孔之多。
  旧郑州是个不上规模的小城市,南顺城街是一条宽不过6米的南北走向狭窄小道,路西地面平整略高,排水较畅,民居基本上都是瓦房和草房;路东紧挨古城墙,杂草丛生、污水横流,散乱搭建着席棚和土屋。路西居民以做小生意者和上班的产业工人居多;路东则以手工艺人、打短工人和流浪者居多。那时城市居民管理并不严格,尤其是城墙脚下的土地更是处于管理的盲区,部分手工艺人、流浪者来到郑州后,为便于生存,选择了在这里安家。窑洞这种经济实惠的建筑形式也就成为首选。但是,城墙土质毕竟不如自然山体,可供挖掘窑洞的地方十分有限,这就产生了大量的草席棚子和土坯房子,形成了郑州市早期的流动人口居住的棚户区。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郑州市的城市建设,南顺城街也经历了数次改造,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改善和提高,原有的窑洞早已弃之不用,棚户区也已成为历史。窑洞隐藏在各种建筑形式的后面,早已被人遗忘,就连老郑州人也很少记得市区曾经有过窑洞。随着商城墙整治修复工作的全面展开,预计窑洞将彻底不复存在。
作者:朱俊明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