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借许田打猎昭示“挟天子”
http://www.hnta.cn 2009-8-14 来源:综合 点击:次
在史籍中,我们找不到片言只语的记载,不过从打猎的角度而言,这里古木参天、獐鹿成群的景象应该是有的。民间传说也正是如此描述。
许田离许都,也就是现在的许都故城不过20公里,从距离上来说,来这里狩猎,尚不为远。曹操带人来围猎,完全是可能的。
射鹿台是曹兵靴子里的土堆积而成?
记录曹操许田围猎的唯一遗迹,便是射鹿台了。人们在介绍它时,习惯说它在许田村西,其实它离袁庄村更近,就在袁庄村后一二百米处。
在许昌境内,散布着大大小小的高台,它们都有一个跟三国有关的名字,比如毓秀台、受禅台等,射鹿台也是如此。
从远处看,射鹿台不见踪影,完全被其上的杨树林所覆盖。指路的袁庄村村民说,前边空旷的田地里,很显眼的一片树林即是。
这片树林在旷野里,除了村庄之外,的确格外显眼。它们长在一座土台之上。这个土台就是射鹿台。
正是午后炎热时分,这里却格外凉爽,袁庄村不少老人、妇女、孩童来此乘凉,有的还在两棵树之间搭起吊床,借以午睡。
“这里历来是我们的避暑山庄。”袁庄村80岁的李图岭大爷说。据其回忆,原来的射鹿台比现在的还要高出丈余,台基占地也达二三十亩大小,后来被挖得剩下现在的规模了。“有点可惜了”。
射鹿台现在的形状极不规则,似梯形又不似,南端较宽,北端较窄,其中心高,四周略低。
李图岭大爷说,传说这个高台是曹操的士兵在打完猎之后,倒掉靴子里的土堆积而成的。这自然是民间传说的夸张。
实际上,古代重大活动,有着严格的仪式规定,田猎也不例外,田猎人员要按照一定的等级,到指定的地点集合,听从号令统一行动。这个集合的地方,自然要搭建高台,作为领导发号施令的场所。这犹如现在举行重大活动中的主席台。
主席台展示的是权威的力量。不过今天我们站在这里,已体会不到当年的情形,但站在上面眺望,视野较为开阔。
许田打围只见于《三国演义》
关于曹操许田打围这一事件,只见于《三国演义》,但究竟事实真相如何?射鹿台是不是曹操时代所筑?查《三国志》,却只字未提。
射鹿台上有一粗糙的牌子,标明“射鹿台”三个大字,村民说,这是村里二十多年前立的,并非古碑。射鹿台前原有两通古碑,但已不在这里,其中一个在村中的桥上埋着。
我们试图在村中央的这座小桥上寻找到被埋的石碑,但李图岭大爷说,石碑原来是露在桥面上的,后来被车辆碾轧,字迹已经模糊不清,怕它再遭破坏,就在桥上铺了一层厚厚的土,现在很难看到了。
但在桥的一侧低洼处,却躺着石碑的碑帽,这个碑帽雕刻着双龙,十分精美,在这里却被当做了铺路石,令人惋惜。
李大爷说,这通碑上写着“射鹿台”三个字,是清康熙年间许州吏目藤之瑚所刻。而另一通石碑则已不可寻。
据了解,另一通石碑刻自清乾隆十二年。其碑文很有意思,说:“许田射鹿其事,不见于经史,岂陈寿辈为曹讳也!然关侯尝语先主曰:许田猎下,若从某言,必无今日之厄,是则实其事矣!”
此碑文的出处是宋代的裴松之在为《三国志·蜀书六》做的一段注解:初,刘备在许,与曹公共猎。猎中,众散,羽劝备杀公,备不从。及在夏口,飘飖江渚,羽怒曰:“往日猎中,若从羽言,可无今日之困。”备曰:“是时亦为国家惜之耳;若天道辅正,安知此不为福邪!”
碑文中关羽跟随曹操在许田狩猎时,想杀掉曹操的情节,正与《三国演义》所述相同。
另外,根据1923年的《许昌县志》,也有射鹿台相关的记载:“(许田)西有射鹿台,为汉献帝东狩猎射鹿之所。”
许昌市一文物研究者说,根据以上的记载,正史、碑文、地方志都有相同的记载,应该说,许田打围这件事是实有其事的,并非无稽之谈。(原文转自东方今报;配图为资料图片,与原文无关)
作者:李长需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郑国伐陈 成功使用地道战 2009-8-13 9:50:14
- 公孙子都暗箭伤人 2009-8-12 15:38:24
- 1958年周总理亲临郑州指挥抗洪 2009-8-11 16:10:20
- 开封“三条玉带”宋王朝的政治生命线 2009-8-10 11:25:39
- 宋代男人的簪花时尚 2009-8-6 15:07:29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