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文化中原 >> 往事如风 >> 正文
曹操借许田打猎昭示“挟天子”
http://www.hnta.cn 2009-8-14 来源:综合 点击:
    【缘起】
    在人类的打猎史上,恐怕没有一场打猎像曹操许田打围那样含义丰富。它在展示人类跟野兽的斗争中,却包含着人类与人类之间的较量。许田射鹿台,是不是这场打猎所遗留下来的?许田打围的历史真相又如何呢? 

曹操 借许田打猎 昭示 挟天子

    曹操策划了震惊天下的许田打围
    建安四年,也就是公元199年,曹操的一次打猎行为,震惊了天下。
    这场打猎,叫许田打围。说起来,曹操的许田打围,是和汉献帝一起进行的,有汉献帝在,这应该是再正常不过的一场打猎了。因为在古代,天子往往会在四时(春蒐、夏苗、秋狝、冬狩)进行田猎,一则进行军事训练,一则检阅军队,示武天下。汉献帝参加的打猎,作用不外乎如此。
    但事实上,这场再普通不过的例行打猎行为,却被曹操赋予了另外的含义。
    在这场打猎中,显然有着曹操浓重的策划痕迹。痕迹之一,便是前往猎场之时,曹操引十万之众,与天子并马而行,只差一马头。我们知道,敢与天子并马而行,这是一种极为僭越的行为,非一般人臣所敢为,曹操如不事先深思熟虑,决不会如此。
    痕迹之二,打猎之中,“忽然荆棘中跑出一只大鹿。帝连射三箭不中,顾谓操曰:卿射之。操就讨天子宝雕弓、金鈚箭,扣满一射,正中鹿背,倒于草中。群臣将校,见了金鈚箭,只道天子射中,都踊跃向帝呼‘万岁’。曹操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众皆失色”。
    这样的行为更为严重了,代天子接受群臣的“万岁”山呼,曹操的野心暴露无遗。这也激起了很多人的怒气。
    站在刘备背后的关云长当时看了大怒,扬起卧蚕眉,睁开丹凤眼,提刀拍马便出,要斩曹操,但被刘备制止。而另一场抗争也拉开序幕,汉献帝血写衣带诏,董承等密谋杀掉曹操,给这次打猎增添了更为严重的注脚。
由打猎所引起的连锁反应,正是曹操所需要的,他需要这样的反应。
    借打猎公开展示“挟天子以令诸侯”
    在这次事件中,曹操是个好导演,他很好地向外界传递了自己的信号。
    说起来,199年,已经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第三年了。这三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让他取得了无可比拟的政治优势,可以名正言顺地讨伐各路诸侯;加上三年的屯田,让他经济实力大增;而在军事上,他更是势如破竹,破吕布,降张绣,并逐渐有能力与强大的袁绍集团对抗。
    这无疑让曹操志得意满,睥睨天下。但这时他的野心尚未完全暴露,与汉献帝刘协表面的和谐,依然维持。
    对于汉献帝来说,自189年被董卓立为天子起,他的命运就像他的前任汉灵帝刘宏一样,握在祸国者的手中,毫无保障;是三年前曹操的跪迎,让他重拾了帝王的尊严,这位想有所作为的皇帝,在许昌生活安定之后,试图东山再起。
    这个时候,前来投靠曹操的刘备,让刘协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初次见面,就和刘备叙起家谱,并认刘备为皇叔,封其为左将军、宜城亭侯。
    刘协如此迫不及待地认下皇叔,带有很强的实用性,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曹操弄权,国事都不由朕主,今得此英雄之叔,朕有助矣!”
    其实曹操并非傻子,刘协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刘协的认叔行为,深深地伤害了曹操。
    这个时候,曹操的谋士程昱提出趁现在威名日盛时,可“行王霸之事”。曹操却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朝廷股肱尚多,未可轻动。”
    他所担忧的是,支持汉献帝的还大有人在,他需要一场表演,来发现这些可能成为他的敌人的人,并消灭他们。
    这场表演,就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许田打围”。曹操通过自己的打猎策划,果然发现了一帮汉献帝的“股肱”,并一网打尽。
    这只是他通过打猎“以观动静”的含义之一,另外,他通过打猎时的表演,清晰明白地告诉汉献帝和其他人,他才是天下真正的拥有者,你汉献帝像以前一样,只不过是个傀儡,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这无疑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野心,昭示天下。
    打猎地许田春秋时期就存在
    这场著名的打猎,尚有遗迹可见。出许昌东北25公里,有一许田村,这里就是曹操许田打围的所在,至今还留存着射鹿台。
说起许田村,当地人说,这个村子历史可悠久了。查考史籍,许田是许昌最早见于史籍的地名。而许田最为人知的记载来自《春秋公羊传》:“桓公元年三月,郑伯以璧假许田。”这个故事说的是,公元前715年,郑庄公与鲁桓公会见于垂亭(今山东菏泽境内),提出用郑国的“汤沐之邑”祊田(今山东费城东南)和鲁国的“朝宿之邑”许田交换,并将一块晶莹无瑕的玉璧送给鲁桓公,从而达成了以许国为牺牲品的这宗交易,史称“郑伯以璧假许田”。从这个史料可以看出,早在春秋时期,许田就已存在。
另外根据著名的地理著作《方舆纪要》记载,从公元950年到1071年,许田作为有建制的地方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由县而镇,逐渐缩小;到现在,又浓缩为一个村庄的名字而已。
    沧海桑田,望着被拥挤的村庄和齐整的绿树不断隔开的田野,我们很难想象在三国时代,许田的面貌是怎样的。
作者:李长需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