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的非常河南之旅
http://www.hnta.cn 2009-6-4 来源:大河报 点击:次
“我要他别拍衣着破烂的孩子”
当一个身着浅蓝色中山装,手持暖瓶的男子出现在电脑屏幕上,马雍喜忍不住用手指画:“这个人是我,正在大队部开会,我倒水喝呢!”这段反映村干部日常工作状态的视频,源于1972年5月拍摄的一部电影纪录片。拍摄地点在当时的林县大菜园村大队部,时年35岁的马雍喜,任大菜园村党支部书记。
今年5月25日,通过网络视频,马雍喜老人第一次看到“年轻的自己”。
这部流传于当下网络的纪录片片段,是意大利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拍摄的,马雍喜还记得这个导演“大个子,卷曲黄头发,不爱说话,对啥事都好奇”。
1972年5月29日上午9点多,马雍喜和几个村干部正商讨麦收。“会还没开,安东尼奥尼就在县领导的陪同下来到大队部。随行有个外国女人,20岁左右,抹着口红,洋气得很。”马雍喜回忆。
事实上,那个年轻女人是时年60岁的安东尼奥尼的助手恩丽卡,后来成为安东尼奥尼的夫人。2004年,恩丽卡在接受中国纪录片导演刘海平访谈时说:“1972年5月,安东尼奥尼邀请我去中国。我们去了一个小县城河南林县……中国是我们的蜜月旅行,去中国之后,我们住在了一起。我那时年轻、漂亮、花枝招展……”
会议开了10多分钟,安东尼奥尼全程拍摄。随后,马雍喜带领摄制组到村小学,安东尼奥尼拍了教室、操场等。看见一个小孩衣着破烂,他似乎很感兴趣。马雍喜通过翻译告诉导演:“这代表不了中国农村孩子的面貌,拍了也不要播。”安东尼奥尼答应“不会放出来”。马雍喜说,后来他听说那个场景在意大利播出了,我国驻意大利大使看到后很生气,但他现在通过网络视频看的片段中,没有那个孩子的影像。
出了学校,安东尼奥尼在街上随机拍了老人挑水、小孩游戏、年轻人上工干活等场景。然而在一户农家,马雍喜却和安东尼奥尼发生了冲突……
要求村民“演吵架戏”被拒
按照事先安排,马雍喜走访村民石永岐家,和石家商量购买收割机的事儿。安东尼奥尼带着摄制组跟拍,镜头收录石家的厅堂、卧室、被褥和农具。听说石永岐夫妇和他们的儿媳一起居住,关系融洽,导演向马雍喜提出了一个要求。“他说,能不能设计一个场景,让石家儿媳跟公婆吵架,他想看看这个家庭发生矛盾时,村干部是咋调解的。”马雍喜无法接受安东尼奥尼的要求,当场拒绝,并表示:“一家人本来很和睦,为啥要他们发生矛盾?我们不能为了配合你做一场戏给你拍,那样不真实,不能这样拍。”
马雍喜的态度,打消了安东尼奥尼的“作秀”念头。后来,在这个约10分钟的片段中,《中国》如是表达安东尼奥尼的观点:“这里的农村家庭成员和谐相处,虽然村大队甚至有批准离婚的权力,但这里的人很少离婚,因为夫妻很少吵架……由于中国人的贞节和谨慎,使人几乎觉察不到他们的感情和痛苦。”
从石家出来,安东尼奥尼走到村子东面三四百米的地方,默默拍了几座坟墓和墓碑,之后离开了大菜园村。
“他在村里待了3个多小时,很少说话。”马雍喜说,那时大菜园被定为外国人接待点,原因是距县城近,房舍、道路、公共设施等都是当时全县农村建设最好的,村干部和群众代表还专门接受过如何接待外国人的培训学习。“按要求,村里分开放区和非开放区,外国人只能去开放区参观。但是安东尼奥尼经常不听安排,到处拍。”马雍喜说,“我们虽然紧张,却不好过分阻拦。”
当一个身着浅蓝色中山装,手持暖瓶的男子出现在电脑屏幕上,马雍喜忍不住用手指画:“这个人是我,正在大队部开会,我倒水喝呢!”这段反映村干部日常工作状态的视频,源于1972年5月拍摄的一部电影纪录片。拍摄地点在当时的林县大菜园村大队部,时年35岁的马雍喜,任大菜园村党支部书记。
今年5月25日,通过网络视频,马雍喜老人第一次看到“年轻的自己”。
这部流传于当下网络的纪录片片段,是意大利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拍摄的,马雍喜还记得这个导演“大个子,卷曲黄头发,不爱说话,对啥事都好奇”。
1972年5月29日上午9点多,马雍喜和几个村干部正商讨麦收。“会还没开,安东尼奥尼就在县领导的陪同下来到大队部。随行有个外国女人,20岁左右,抹着口红,洋气得很。”马雍喜回忆。
事实上,那个年轻女人是时年60岁的安东尼奥尼的助手恩丽卡,后来成为安东尼奥尼的夫人。2004年,恩丽卡在接受中国纪录片导演刘海平访谈时说:“1972年5月,安东尼奥尼邀请我去中国。我们去了一个小县城河南林县……中国是我们的蜜月旅行,去中国之后,我们住在了一起。我那时年轻、漂亮、花枝招展……”
会议开了10多分钟,安东尼奥尼全程拍摄。随后,马雍喜带领摄制组到村小学,安东尼奥尼拍了教室、操场等。看见一个小孩衣着破烂,他似乎很感兴趣。马雍喜通过翻译告诉导演:“这代表不了中国农村孩子的面貌,拍了也不要播。”安东尼奥尼答应“不会放出来”。马雍喜说,后来他听说那个场景在意大利播出了,我国驻意大利大使看到后很生气,但他现在通过网络视频看的片段中,没有那个孩子的影像。
出了学校,安东尼奥尼在街上随机拍了老人挑水、小孩游戏、年轻人上工干活等场景。然而在一户农家,马雍喜却和安东尼奥尼发生了冲突……
要求村民“演吵架戏”被拒
按照事先安排,马雍喜走访村民石永岐家,和石家商量购买收割机的事儿。安东尼奥尼带着摄制组跟拍,镜头收录石家的厅堂、卧室、被褥和农具。听说石永岐夫妇和他们的儿媳一起居住,关系融洽,导演向马雍喜提出了一个要求。“他说,能不能设计一个场景,让石家儿媳跟公婆吵架,他想看看这个家庭发生矛盾时,村干部是咋调解的。”马雍喜无法接受安东尼奥尼的要求,当场拒绝,并表示:“一家人本来很和睦,为啥要他们发生矛盾?我们不能为了配合你做一场戏给你拍,那样不真实,不能这样拍。”
马雍喜的态度,打消了安东尼奥尼的“作秀”念头。后来,在这个约10分钟的片段中,《中国》如是表达安东尼奥尼的观点:“这里的农村家庭成员和谐相处,虽然村大队甚至有批准离婚的权力,但这里的人很少离婚,因为夫妻很少吵架……由于中国人的贞节和谨慎,使人几乎觉察不到他们的感情和痛苦。”
从石家出来,安东尼奥尼走到村子东面三四百米的地方,默默拍了几座坟墓和墓碑,之后离开了大菜园村。
“他在村里待了3个多小时,很少说话。”马雍喜说,那时大菜园被定为外国人接待点,原因是距县城近,房舍、道路、公共设施等都是当时全县农村建设最好的,村干部和群众代表还专门接受过如何接待外国人的培训学习。“按要求,村里分开放区和非开放区,外国人只能去开放区参观。但是安东尼奥尼经常不听安排,到处拍。”马雍喜说,“我们虽然紧张,却不好过分阻拦。”
作者:孟冉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郑州“亚细亚”的记忆 2009-6-1 9:38:06
- 宋仁宗成就才子佳人风月传奇 2009-5-31 13:47:04
- 旧郑州流行的儿童游戏活动 2009-5-27 17:07:14
- 一次成就开封的和平“禅让” 2009-5-27 17:03:12
- 哲学大师冯友兰与开封三次结缘 2009-5-25 10:18:49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