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迈进中,“中国制造”何去何从?
在全球服务贸易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中国服务”何以乘风破浪?
作为服务业龙头的中国旅游业,何以为“中国服务”助力?
一、制造业经济转向服务业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把社会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前工业社会是同自然界的竞争,工业社会是同经过加工的自然界的竞争,后工业社会则是以服务行业为基础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如果说工业社会是根据作为生活标准的商品数量来确定的话,后工业社会的定义则根据服务和舒适——保健、教育、娱乐和文艺所计量的生活质量标准来确定。后工业社会的基本内容是:在经济上由制造业经济转向服务业经济。
进入后工业社会,服务经济将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形态,服务产业将成为经济的最大组成部分,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演变规律表明了这一点。以日本为例,20世纪70年代完成工业化后,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第三产业成为经济的最大组成部分,旅游业在此期间飞速发展。新世纪之初,日本提出观光立国战略;而美国在1959-2003年间,其GDP中服务业所占的比例由49%上升至76%,制造业则由28%下降到了15%,服务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76.6%,成为社会就业和价值创造的重要来源。
我国正处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演变时期,服务产业将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一推动力。工业社会的特征是国民收入中工业活动所占比例处于主体地位,在二次产业部门吸收就业的能量不断扩大,城市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和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到2009年,我国的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和浙江等6省市已进入后工业化时期,辽宁等12个省市处于工业化后期,陕西等13个省市区处于工业化中期。
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曾在过去十几年间席卷世界并成为全球产业链重要环节和中国经济中流砥柱的“中国制造”,由于技术壁垒、贸易保护、国内品牌缺失问题等,而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底端。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人民币的升值、国际需求的萎缩等,“中国制造”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由此,推动自主创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中国服务”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二、服务贸易的强大生命力
以旅游、运输和其他商务贸易为核心的中国服务贸易以改革开放为契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到“十一五”时期,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从1917亿美元增长到3624亿美元,增幅达89%,年均增长17.3%。其中,服务出口年均增长16.8%,是同期全球服务出口平均增速的两倍。
商务部等34个部门、历时两年制订的《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2015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6000亿美元,年均增速超过11%的目标。
旅游服务贸易在我国的服务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统计显示,2011年旅游进出口服务总额1210.5亿美元,占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29%,其中,旅游出口服务总额484.6亿美元,占比27%,旅游进口服务725.9亿美元,占比31%。
而旅游业强大的产业带动作用更是创造着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它直接带动20多个相关行业的发展,并涉及服务贸易的所有行业。在我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出的10%以上都提供给了旅游业;电力、石化、金融保险业产出的6%左右贡献给了旅游业;邮电通讯、食品制造、房地产、公用事业及服务业等产出的30%左右都贡献给了旅游业。
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呈现出无比活跃的力量和广阔的前景。按照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入境旅游目的地、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在推动“中国服务”的发展上,我国旅游产业任重道远。
- 《经济日报》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 挖掘休闲旅游投资机会 2012-8-10 9:43:25
- 《腾讯网》旅游行业:提价效能弱化发展需深度开发 2012-8-9 9:52:35
- 《中国旅游报》用新闻摄影作品宣传旅游景区 2012-8-7 17:31:41
- 《中国旅游报》关于国有旅游景区改制的思考 2012-8-7 17:28:19
- 《中国证券报》VC/PE旅游地产投资升温 主题公园仍具投资空间 2012-8-6 9:50:22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