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韶萍课堂 >> 正文
“二月二”北宋初年成正式节日
http://www.hnta.cn 2009-2-27 来源:大河报 点击:

二月二 宋太祖赵匡胤 开封 龙抬头 正式节日

    北宋以前,“二月二”不算是正式的节日,直到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宋太祖赵匡胤在当时的京城汴梁(开封)颁布圣旨,将“二月二”和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联系在一起,增加了“龙抬头”的内容,使“二月二”成为以求雨和祈求丰收为主的节日。此后,二月二又被称为“龙抬头日”和“春龙节”。宋太祖认为,农历二月已进入了仲春季节,这时阳气上升,大地复苏、草木萌动,是春耕播种的大好时机,非常需要土壤湿润,这时若是天公降雨,真是太宝贵了。从节气上说,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是个既需要雨水,又可能有降雨的时期,希望通过对龙的祈求来实现降雨的目的,而且,当时认为,龙抬头了,意味着龙行动起来,要履行它降雨的职责了。
    北宋的开封民间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勤播种,盼丰收”的民谣。赵匡胤是个出身于社会底层的皇帝,他很重视农业,认为农业关乎国运的兴衰,因此,对于二十四节气,他也格外看重。赵匡胤颁布圣旨把二月二定为正式节日后的第一个惊蛰,他就在开封登高台而求雨。既然皇帝这样做了,市井百姓中就兴起了一种引龙求雨的活动,人们用草木灰从井边或坑边、河边一直引到家中,称为引龙求雨。后来,每逢春旱无雨,盼雨的人们就进行这项活动。如果二月二前后下雨,人们就会欢呼:“二月二,龙抬头,春雨下得满地流,一年吃穿不用愁。”
    二月二这天恰在惊蛰前后,虫子开始出现,人们为了避免毒虫的伤害,用煎剩年糕来熏毒虫。北宋开封在二月二这天要炒黄豆,也称“炒蝎子爪”。据说,二月二这天吃了这种豆子,一年不被蝎子蜇。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现在。(配图与原文无关)
作者:王吴军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