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每日一课 >> 正文
嵇康与绝世的《广陵散》
http://www.hnta.cn 2008-7-24 来源:本站 点击:

    嵇康(公元223年~公元262年),字叔夜,三国魏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竹林七贤”中的领袖,当时玄学代表人物。他祖籍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州西南),幼年丧父,励志勤学,博识多才,娶曹操曾孙女(曹林之女)为妻,官至中散大夫,世称“稽中散”,后移居洛阳。
    嵇康崇尚老庄,恬静淡泊,喜弹琴赋诗,工书画。在思想上,他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说,反对儒家繁琐礼教。在文学上,作品主要是诗歌和散文,以四言体为多,见解精辟,思想新颖,文辞壮丽。在音乐上,他不仅演奏水平高,而且理论研究造诣颇深,有《琴赋》一文传世。他是个典型的美男子,外表清朗挺拔,就连醉态也如玉山将倾。
    嵇康因与魏宗室联姻,自然与日益专权的司马氏集团水火不相容。后来好友山巨源推荐他入仕,他就愤怒地写下了千古名篇《与山巨源绝交书》,从而触犯了司马氏,遭陷害入狱。在狱中,他写了四言长诗《幽愤诗》,表达了自己性好老庄、不附流俗的志趣以及被囚禁后的幽愤心情。此诗一出,立即传遍洛阳,三千太学生为其求情,但司马氏集团决不放过敢于蔑视他们的嵇康,嵇康终被害。临刑前,他神态自若,索琴弹奏古代名曲《广陵散》,闻者无不怆然。南京南朝墓出土模制嵇康画像砖,形象再现了嵇康席坐抚琴、气宇轩昂的形象。嵇康高洁的品行,垂范百世。 
    《广陵散》一曲,渊源已久。东汉末至三国时,《广陵散》已在流行。汉应璩(190~252)与刘孔才的书信中言及“听广陵之清散”。魏嵇康的《琴赋》中提到的琴曲亦有《广陵止息》。嵇康因善弹此曲而闻名一时,即使到了刑前,仍从容不迫,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
    隋唐以前,《广陵散》与《止息》尚为2曲。唐代始见有称《广陵散》为《广陵止息》之说。唐李良辅撰《广陵止息谱》一卷,为23段,见于《新唐书 · 乐志》;唐吕渭撰《广陵止息谱》一卷为36段;宋元时《广陵散》已增至44段。
    《广陵散》与聂政故事相联系,始见于宋元人的诗文,乐曲的规模、调式、乐段的标题等,与今日所见的《广陵散》谱大抵一致。今所见《广陵散》谱重要者有三:一为明朱权《神奇秘谱》本;再,明汪芝《西麓堂琴统》有两个不同的谱本,称甲、乙谱。此3种不同谱本经琴家研究,以《神奇秘谱》的《广陵散》为最早,也较完整,是今日经常演奏的版本。全曲共45段,即开指1段、小序3段,大序5段、正声18段、乱声10段、后序8段,谱中有“刺韩”、“冲冠”、“发怒”、“投剑”等分段小标题。全曲贯注一种愤慨不屈的浩然之气,“纷披灿烂,戈矛纵横”,以致朱熹指斥“其曲最不和平,有臣凌君之意”。

作者:本站
(责任编辑:永冰)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