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先进榜 >> 全国先进集体 >> 正文
开封清明上河园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hnta.cn 2012-2-10 来源: 点击:
    清明上河园是以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在清明上河图故地——七朝古都开封以1:1的比例复原再现的大型文化主题公园。景区于1998年开业以来,先后荣获中国旅游知名品牌、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青年文明号集体、开封市首届市长质量奖、开封市纳税企业100强等多项荣誉称号。2010年清明上河园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功跻身国内一流景区的行列,极大地提升了清明上河园的品牌价值。
    清明上河园经过十多年不断的开发建设,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宋文化主题公园。在多年的发展中,清明上河园不断进行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新,以满足游客不断变化的需求。2005年推出投资1亿元二期工程,将《清明上河图》向城内和皇家园林延续,扩大了景区的文化内涵。2008年4月推出投资5500万元的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加上实景部分,总投资1.35亿元),在业界获得巨大反响,极大地促进了开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为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此举也开创了国内主题公园创编大型实景演出的先河。目前,清明上河园已经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运营较为成功的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和开封旅游业的龙头企业、开封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名片。
    清明上河园座落在风景秀丽的龙亭湖西侧,景区分为两个既相互联系又各具特色的功能区:市井民俗区和皇家园林区。市井民俗区着重表现宋代民俗文化和市井风情,设有综合服务、休闲购物、驿站、民俗风情、特色食街、宋文化展示等八个功能区及校场、虹桥、民俗、宋都等四个文化广场。皇家园林区是将《清明上河图》向城内和皇家园林的延续,充分展示了北宋东京汴梁的繁荣和昌盛。该区域主要以古代娱乐为主线,以皇家园林景观为载体,以高科技为手段,以休闲理念为核心,通过挖掘宋代古老艺术和娱乐项目,营造了一个宋文化气息浓厚、游客参与性强、环境幽雅的休闲度假场所,设有三个相互联系而又功能不同的区域,即:皇家园林景观游乐区;水上综合游乐区;宋代科技文化区。这三大区域各有特色,分别再现了宋代古建筑的独特魅力、北宋时汴京城的水域景色以及宋代科技的发达。皇家园林区的建成及开业,使清明上河园做到了三个中国最大:中国最大的仿宋古代建筑群;中国最大的宋文化主题公园;中国最大的古代娱乐再现景区。也开创了三个第一:中国第一次重新恢复了古代木偶――水上傀儡戏;中原第一个以电影手法再现了水上大战;中原第一家以大型晚会开发晚间旅游市场的景区。
    自1998年开业以来,清明上河园入园人数和经营收入逐年增长,2004年以来连年进入开封市纳税企业百强行列,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开封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0年,公司游客接待总量130.2万人次,增长了21.65%,实现经营总收入8301.38万元。
清明上河园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不断强化服务理念,景区品质持续提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牢牢把握精品化原则,坚持景区建设高品质
    景区的硬件建设是检验景区品质的重要载体。清明上河园由于受再现原图规划和资金的限制,景观质量一直不是太高,甚至有些粗糙,自从2008年我们被省旅游局推荐为5A级景区试点后,我们在景区精品化建设上不断加大投入,近几年每年投入千万元资金用于景区的改造和建设:重新铺装了一期道路,设计的拼花天然石材路面,极具文化性;按照古代马车车轮形状和日昝形状设计了新的引导标识系统;改建了卫生间设施,将门和隔板改为古香古色的雕花实木门板,提高洁具质量,改为精致的清明上河图彩陶瓷盆;对5288米的沿河护栏及马场栏杆进行了更新改造,不仅增强了安全性能,而且更加美观、耐用;按照古代木桶和宫灯的样式更新改造了垃圾箱,成为景区改造的一大亮点,以其独特的创意深受专家的赞赏和喜爱,使其既具有垃圾箱的基本功能,又融入了文化符号。我们还增添了景区小品和休息设施、新增了景区门前LED大屏、更新了游客中心的电子触摸屏及其它设施、加大了景区绿化等。通过持续的更新改造,景区的景观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景区变得更加赏心悦目。
    二、从文化入手,强化景区宋文化特色
    清明上河园最大的特色就是宋文化,我们紧紧围绕这一特色,积极增强景区宋文化氛围。一是不断在演艺产品中寻求创新和突破,增强文化主题内涵。我们挖掘再现了已经失传的水秋千、水傀儡、女子马球和蹴鞠表演等项目,推出了情景表演剧目和商户特色经营项目,叫卖针头线脑的货郎、挑担卖柴的小伙、卖炊饼的武大郎、鲁智深、林冲的真人秀等一系列节目令游客应接不暇,节目的娱乐性与互动性大大增强,游客与演员间的距离大大缩小。这些节目的推出,强化了景区文化特色,丰富了景区文化主题,它们与景区的定点剧目表演、分散民俗表演相结合,共同构成了景区新的表演体系,从不同层面满足了游客的多种需要。而新改版的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则进一步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再现了千年前北宋的市井风俗和繁华盛景,构成了清明上河园文化旅游和演艺资源中的重要一环,并成功挤身于国内一流旅游演艺的行列。二是利用各种节日活动强化景区的宋文化特色。每年,清明上河园都会举办各种大型节日活动,如民俗文化节、清明文化节等,尤其是由中国文联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清明上河园承办的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不仅复原再现了清明时节汴河两岸繁忙的漕运景象、勾栏瓦肆内的民间绝活,而且充分展示了许多传统清明习俗,让游客真实的体验到传统清明文化的深刻韵味。三是在实物载体上强化了宋文化元素,创作了长33.32米、宽2.23米的清明上河图石雕全卷,坚持文化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凸显了景区主题。同时,我们在导视系统、环境系统建设中,无不嵌入了宋文化符号。
    三、从细节着手,强化景区人文关怀
    我们提出了“服务至上,以人为本”、“把快乐带给游客,把委屈留给自己”的服务理念,一切以游客为出发点,从点滴入手,在细节处体现的工作原则,在景区倡导人性化服务,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始终做到游客第一,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游客的利益放在首位,急游客之所急,想游客之所想,深受游客赞扬。如:当我们发现二期一些新种植的草坪被踩出了小道时,我们没有简单地在草坪上竖警示牌与提示牌,而是组织管理人员现场踏查,经过现场踏查发现,游客踩出的小路都是行进和游览的最佳路线,为此,我们及时将游客踏出的小路进行铺装,极大地方便了游人。当我们了解到游客反映景区休息不方便时,经过反复观察,采用了增加树围式休息座椅的方法,既满足了游客休息、纳凉的需要,又美化了景观,保护了树木。随着景区知名度的提高,景区的残障游客也逐步增加,为了方便残障人士游览,我们改造了进出口通道,专设残疾人通道、残疾人卫生间,为残疾人、老人免费提供轮椅。针对省旅游局和游客调查问卷中提出的牛车轮标示系统中红色字体与材质套色,游客不易识别的问题,我们重新更换为绿色字体,方便游客识别。按照人体工效学原理对一级导示标牌以15度合理的视角为准适当降低高度,对设置偏低的二级导示标牌以游客平视为准进行适当抬高处理。我们还扩大了游客中心面积,扩建了能容纳百人左右的影视厅,满足了游客观赏和休息的需要。人文关怀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显著的效果,公司近年来游客满意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四、把握管理根本,不断提升景区服务品质
    我们实行5A创建与公司ISO9000推行相结合,与景区的服务标准化建设相结合,除加强公司日常管理,除完善制度建设外,还重点细化了环境卫生管理,明确了保洁协议单位、商户、签约演员、施工单位各自的卫生区域与职责,防止出现漏项与失职;对商户进行了分类细化管理,先后制定了《食街商户管理办法》、《营运商户管理办法》、《相摊商户管理办法》、《游船商户管理办法》等;细化了演出质量管理,严格实行以班组为重点的演出现场监督制度;细化了投诉管理,结合景区的实际实行首问负责制,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做到权责相等,提高了处理投诉的工作效率。这些问题也是一般景区的管理难点,我们通过制定细化管理流程与标准化服务体系,较好的解决了这些难点,有效的提升了公司的标准化管理及服务水平。
    开业以来,清明上河园共接待中外游客1000多万人次,并先后接待了江泽民、李鹏、曾庆红、李岚清、吴官正、李瑞环、罗干、李长春、贾庆林、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公司旅游总收入累计4亿多元,上交国家税收5000多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开封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作者: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