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先进榜 >> 全国先进集体 >> 正文
洛阳市旅游局
http://www.hnta.cn 2012-2-10 来源: 点击:
    “十一五”期间,洛阳市旅游局以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团结带领全行业干部职工,开拓创新,拼搏进取,在旅游目的地建设、产品开发、宣传营销、旅游福民惠民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旅游业呈现出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从政府主导向市场运作、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的良好态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各项旅游经济指标名列全省乃至中西部前列。先后荣膺“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中国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市”、“全球网民推荐的中国旅游城市奖”、“新浪2010网络盛典——年度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等称号。
    一、锐意进取,强化管理,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取得新提升
    洛阳市旅游局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通过狠抓建章立制、强化学习、严格奖惩等方式,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和机关全体同志综合素质,打造了一支业务精通、素质过硬、作风扎实的高水平队伍,为全市旅游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不断提升班子的整体素质和集体决策能力,形成了风正、气顺、劲足、和谐的良好氛围。建立完善了30余项学习、工作、管理、纪律等规章制度,有力推动各项工作开展,机关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2008年获得河南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连年被评为省级旅游工作先进单位,先后获得全市绩效考核先进单位、媒体网络工作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荣誉。
    二、创新思路,扎实工作,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取得新成绩
    洛阳市旅游局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在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旅游产品转型升级、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节会打造、旅游公共服务提升等方面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一)旅游指标持续攀升,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2.27亿人次,年均增长20.96 %。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59.62万人次,年均增长19.43%;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25亿人次,年均增长20.97%。旅游总收入亿1114.4亿元,年均增长21.61%,2009年,我市旅游创汇1.17亿美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全市现有旅行社98家,导游员3331人;星级饭店80家,其中五星级2家;旅游景区(点)62家,其中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13家;旅游汽车公司6家,旅游车辆1800台;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301家,旅游商品39大类、2000多个品种;有龙门、小浪底西霞院、汉魏故城、隋唐遗址四个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和小浪底西霞院、栾川两个省级旅游集聚区,成立龙门、交通、航空、餐饮四个旅游集团;拥有栾川、嵩县、新安等三个旅游强县,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旅游直接从业人员7万人,间接从业人员36万人。产业规模在全省乃至中西部名列前茅。
    (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着力打造精品旅游景区。以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数十亿元完善旅游交通、旅游接待等基础设施,城市旅游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着力抓好精品景区建设。龙门石窟风景区精心打造山水龙门、文化龙门,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和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称号,取得了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黛眉山、伏牛山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白云山景区于2010年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龙潭峡、小浪底、老君山、重渡沟等景区成为全省、中西部精品生态旅游景区。目前,我市旅游景区数量和质量均居全省之冠。
    (三)打造四季旅游节会产品,实现全年旅游无淡季。适应市场需求,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实现了四季有节会、四季看牡丹、四季能滑雪、四季泡温泉的旅游产品新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客源增长,拉长了产业链条。洛阳“春有牡丹花会、夏有小浪底观瀑节、秋有河洛文化旅游节、冬有伏牛山滑雪节”,四季节会无缝连接,实现了全年旅游无淡季。推出四季牡丹旅游产品,外地游客一年四季都可观赏到盛开的牡丹。推出四季滑雪旅游产品,实现了四季繁荣。推出四季泡温泉旅游产品,走出了休闲度假旅游与康体健身旅游结合的新路子。
    河洛文化旅游节,与北京、上海等城市合作,共同举办世界风情大型巡游表演,邀请来自世界各国的文艺表演团体来洛表演,使洛阳变成了世界风情的展示地、时尚狂欢的大舞台。目前,这一节会活动已成为洛阳市又一新的特色旅游品牌,我市也是全国继北京、上海之后,每年举办国际风情巡游活动的城市之一。
    (四)创新营销方式,旅游宣传成效显著。充分调动县(市)区、市直各部门、旅游企业宣传促销的积极性,形成了全市共抓宣传促销的良好局面。加强主流媒体宣传。抓好大台、大报、大网宣传,连续五年全市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旅游报、新浪网、通用旅游网等主流媒体播放洛阳旅游形象和产品广告,有效地提升了河南及洛阳的旅游形象。推进区域旅游合作。联手江苏常熟、山东菏泽、四川彭州成立了中国牡丹行旅游合作联盟,打造牡丹文化游品牌;与陇海兰新沿线25城市联合,共同打造和推介丝绸之路旅游产品;成立郑汴洛焦旅游联盟,打造河南黄金旅游产品和线路。举办旅行商采购大会。先后举办了三次旅行商采购大会,邀请了海内外主要客源地旅行商5000余家来洛考察,签订组团意向突破4000万人次。
    (五)推进旅游精细化管理,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持续开展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持续开展以标准化建设为基础,以精细化服务为切入点,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为重点,建立健全旅游服务质量长效监督机制,全面提升旅游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有力地提升了全行业服务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率先在开通旅游观光巴士。2011年4月5日推出洛阳旅游观光巴士,购置了10台豪华旅游观光巴士车辆,共有4条专用线路,将龙门石窟等代表性景区,城市特色建筑和风光,高档酒店、大型购物场所等囊括其中。游客乘坐旅游观光巴士,可以享受到旅游观光、旅游购物、旅游住宿、旅游交通等众多服务。洛阳旅游观光巴士为河南省首家,全国一流。开通12301旅游公益热线。洛阳是全省率先开通全国统一旅游咨询服务电话平台12301热线的城市。该热线有效地为中外游客提供各类旅游咨询服务。
    (六)抢占竞争高地,旅游信息化建树颇丰。全国首家推出景区电子门票。2009年,率先推出电子门票。河南移动用户可通过手机积分或M值兑换、扣话费等形式购买全市20余家主要景区及牡丹园电子门票。此项工作为全国首创,得到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移动总公司肯定。推出手机看牡丹服务。利用其无缝隙覆盖的网络服务,向河南移动用户提供手机看牡丹服务。建成洛阳旅游网站集群。包括中文版的洛阳旅游体验网、洛阳旅游资讯网、洛阳旅游政务网、手机洛阳旅游网和洛阳旅游年票网。外语版本包括已上线的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朝鲜语六个版本,和在建的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两个版本,数量和质量均处于全国前列。开通洛阳旅游体验网。今年6月23日,开通洛阳旅游体验网,采用三维动画、视频、音频等交互式多媒体技术和演示手段向网民宣传展示洛阳旅游产品,打造永不落幕的洛阳旅游博览会。该网站技术先进,领先全国水平。
    (七)实施旅游福民惠民工程,服务广大市民群众。发行洛阳旅游年票。2006年 7月1日面向全市市民正式发行洛阳旅游年票,共包含20个旅游景区,定价60元,一年内不限次数使用,有效降低了旅游门槛,使广大市民得到了实惠,体现了“民心工程走进千家万户,旅游年票改变市民生活”的惠民宗旨。2010年,山西皇城相府下属两个景区、济源王屋山景区加入旅游年票。截止2010年底,共发行年票64万张,持年票进入景区游览的游客达400万人次,全市年票发售点达140个,成立了5个旅游年票俱乐部,开通了直达旅游年票景区的直通车。年票激活了本地客源市场,受到市民的广泛赞誉。我市成为全国发行旅游年票城市中最成功的城市,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100多个城市到我市学习考察旅游年票发行工作,我市旅游年票发行模式已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众多高校的商业教学案例。
     积极推进县域旅游,开发乡村游。积极推进旅游与休闲观光农业结合,有力地带动了农村脱贫致富,其中栾川县重渡沟景区所在的重渡沟村95%以上的村民依托旅游业脱贫致富,以旅游带动脱贫致富的成功经验被旅游界业内称为“重渡沟现象”,被省政府命名为“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该村现有农家宾馆318家,固定床位1万余张,去年该村接待省内外游客58.8万人次,旅游业门票收入4600万元,实现社会综合效益2亿元。河南省原省长李成玉称赞重渡沟是“生态旅游开发的典范,是家庭宾馆的楷模,是旅游带动脱贫的榜样”。
    (八)倾力培育旅游航母,打造龙头旅游企业。以整合优势旅游资源,打造旅游旗舰企业,提升洛阳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为目标,分别以景区为核心组建了洛阳龙门旅游集团、以交通为核心组建了洛阳交通旅游集团、以酒店为核心组建了洛阳航空旅游集团、以餐饮为核心组建了洛阳餐饮旅游集团,着力打造在全省乃至中部地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龙头旅游企业,此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其主要做法向全省各地市予以推广。
    (九)积极转变职能,凝聚旅游业发展合力。按照以领导方式转变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努力调整工作思路,转变职能,探索将旅行社门市部和二星级以下旅游饭店的审核、管理,旅游餐饮、商品等旅游企业的审批、管理,辖区旅游市场管理、旅游安全等的管理权限下放到县(市)区旅游局,从而达到了权力下放、管理下移、扩大覆盖、加强管理的目的。先后成立市旅游景区业协会、旅行社业协会、旅游星级饭店业协会、旅游车(船)业协会、旅游商品业协会等5个专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的行业自律和桥梁纽带作用,旅游协会建设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十)加强与旅游院校合作,借脑生智提升理论水平。先后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等众多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在专门在洛阳建立了旅游研究基地。委托上述高校组织开展洛阳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等一系列重大旅游课题调研,推进学术理论研究与旅游发展相互促进。
    三、转变作风,提升效能,树立旅游部门良好形象迈出新步伐
    洛阳市旅游局不断提升行政效能,强化全局同志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为民意识,为旅游企业和群众主动、热情、优质服务,树立了旅游部门良好形象。洛阳市旅游局连年在全市市直机关面向全市市民测评中名列前茅,市民对旅游局工作满意率达到98%以上。
    洛阳市旅游局将以此次申报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为契机,再接再厉,勇攀高峰,为全省旅游业发展再立新功!
作者: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