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先进榜 >> 全国先进集体 >> 正文
西峡县旅游局
http://www.hnta.cn 2012-2-10 来源: 点击:
    西峡县旅游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市旅游部门的领导下,团结带领旅游系统干部职工,努力拼搏,锐意进取,奋力打造“旅游名县”,推动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开放以名园、名山、名漂“三名”景区为代表的景区14个,其中国家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5个,2A级景区1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个;拥有旅游社9家,其中国际社1家,国内社8家;已建成旅游接待宾馆20余家,其中4星级宾馆2家,3星级宾馆3家,2星级宾馆2家;建成农家宾馆600余家,星级农家旅馆80余家,全县旅游日接待能力达3万人。旅游从业人员2万余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人,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了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第一产业,实现了经济结构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转变。先后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旅游体制改革试点县”、“旅游开发重点县”;被评为“中国生态旅游大县”、“十佳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大县”和“中国旅游目的地”;被命名为“中国恐龙之乡”、“中国重阳文化之乡”。 旅游产业发展在南阳市位居前茅,在河南省处于先进行列,“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配合”发展模式在业内被誉为“西峡经验”。
    一、科学规划,引领发展。坚持规划先行,严格落实“三不”原则,即:不经科学评估论证的旅游资源,不得规划开发;不经县政府审批的旅游景区规划,不得建设;不经县政府验收的景区,不得开放。先后出资800余万元,聘请了北京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北京创景天下等国内一流旅游规划专业机构,完善了龙头景区提升性规划、新建景区修建性规划、现有景区补充性规划三类规划,确保了旅游景区的科学开发。制订了 “四区一中心”规划(即:恐龙文化旅游区、重阳文化旅游区、老界岭生态度假区、石门湖休闲旅游区和西峡县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推动我县旅游由点状零星开发向区域性组团开发转变;由各自为战、分散经营向协同作战、集约化经营转变;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
    二、多元投入,推动发展。一是加大引导性投入。制定优惠政策,实行“三通”、“三补”、“三优”政策,建立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投入引导机制。“三通”即:景区以外的路、电、通讯全部由政府包通、保通;“三补”即:景区创A、宾馆创星,每晋升1个A级、1个星级,定补10万元,对景区在主流媒体和主要客源市场进行的宣传,按比例给予补助。“三优”即:最大限度的给予优惠条件,提供优质服务,创造优良环境,千方百计引进实力雄厚的国内外大财团投资西峡,开发旅游。二是激活企业主体性投入。坚持走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旅游开发路子,出台了《关于鼓励旅游开发的若干政策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开发的意见》等优惠政策,完善景区管理体制,实行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优化股权结构,全县所有景区均由民营企业独资或控股开发,实现了投资、建设、经营的主体归位,畅通了投资主渠道。三是引导部门支持性投入。强化部门支持机制,做到旅游项目开发到哪里,基础设施配套覆盖到哪里。近年来,县直部门直接或间接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达7亿多元。
    三、整合资源,一体发展。整合全县旅游资源,差异互补,推出了“一环十线”。“一环”即山、水、龙、园大环线;“十线”即以铁路、国道、省道、旅游公路为网络,以特色景区为组团的休闲度假游、山水观光游、地质探险游、科普求知游、冬季健身游、生态低碳游、工业观光游、农业观光游、乡村体验游、文化探源游。这些精品线路,春可游山玩水;夏可漂流避暑;秋可游园品果;冬可滑雪狩猎,一年四季季季有景,天天可游,可以满足不同文化、不同消费层次和不同旅游爱好者的需求,有效对接了省内外旅游环线,扩展了西峡旅游的客源市场。
    四、提升服务,带动发展。按照“把游客引进来,让游客乐起来、使游客留下来”的要求,重点建设县城、老界岭、双龙至二郎坪三大旅游服务中心,逐步把县城建成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把太平镇建成伏牛山旅游度假中心、会议中心、培训中心,把龙潭沟农家宾馆群建成全省知名的农家乐游客服务中心。一是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启动了总投资6亿元的五星级蓝天假日大酒店、桦树盘避暑山庄等旅游服务项目。成立了农家宾馆管理办公室,进行农家宾馆星级创建活动,对符合规划、达到星级以上的,县乡财政分别给予奖励。二是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发挥西峡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优势,挖掘独具特色的恐龙文化、重阳文化等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为旅游“传神点睛”;建立了老界岭景区、鹳河漂流景区、石门湖景区、龙潭沟景区、化山旅游服务区艺术团,不断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品位,加速文化旅游产业互动发展。三是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旅游服务业标准体系。开通了旅游热线,实行24小时值班,接受游客咨询、受理游客投诉。举办全县导游培训及选拔大赛,对导游员实行动态管理,选拔确定了30名优秀导游员,实施财政补贴。开展了“旅游优质服务年”活动,推进旅游诚信建设,深化文明行业创建。狠抓旅游安全,完善安全防护设施,连续多年确保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五、捆绑推介,品牌发展。按照“水墨龙乡,生态西峡”的形象定位,统一策划、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统一品牌,由近及远、步步为营、强势振动、梯次拓展,强力实施 “三主”推介。一是主流媒体推介。连年在中央电视台重点时段播出西峡旅游形象广告,同时在《河南日报》、《大河报》、《华商报》等重点客源市场主流媒体进行系列宣传报道;二是开展主题活动。先后举办了香港西峡旅游推介会、国际旅游小姐比基尼决赛、中国西峡恐龙文化节、重阳文化节等20余项专题活动,有力提高了西峡旅游知名度;三是主要客源市场推介。积极赴郑州、西安、襄樊、新乡等主要客源地召开旅游推介会50多次,与当地大型旅行社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先后邀请周边地市旅行社3000余家赴我县踩线,对组团较多的外地旅行社按比例提奖,累计兑现奖励100余万元,不断加强旅游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积极扩展客源市场。
作者: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