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任我行 >> 经典河南 >> 正文
纵有他念一笑成烟——观鲁山大佛随想
http://www.hnta.cn 2010-4-13 来源:大河报 点击:
    如果有这样一尊佛,以天地为佛堂,以连绵群峰为庭院,以日月星辰为照明,以风入松鸟鸣涧之音为梵唱,如斯之佛堂,如斯之佛,它当存于世间还是天上?它在人间,在伏牛山中,在“七山一水二分田”的鲁山县。伏牛山主峰东麓尧苑百里,有天然形成的莲花状山间盆地,这尊号称“中原大佛”的铜佛立像,就在山环朝揖、群峰拱翠处。
  4月10日,周六下午,记者抵达鲁山县大佛景区。转入景区入口,在非常远的位置,便见群山环抱处大佛金身熠熠生辉。位置太远,对其庞大体量和208米的总高,感觉只是一种单纯的惊叹,只是随着愈走近愈接近佛,才愈感惊心动魄。转过寺院大雄宝殿向北,是极长极宽青石台阶,游人如芥豆般撒播其上。台阶共分十二组,象征十二个月,每组按实际月份天数,总共有三百六十五个。每个人都能在台阶上找到自己的生日,并伫立静静向佛许愿。
  台阶走到顶端,是巨大的礼佛平台。从礼佛台再向北上行,又是漫长巨大的台阶,共有4组各66个台阶,寓意着一年四季六六吉祥大顺。这组台阶走完,到达大佛脚下的一个大广场。
  未近大佛,先听到祥和梵唱声回响在广场上,令我的心,一时如掠过原野的鸟儿,清新自在。大佛前广场正北方,地面为一大块钢化玻璃铺设,走在上面,相当于走在七层高楼的玻璃屋顶上。下望,是七层高中空钢筋水泥大堂。而大佛映入玻璃,有一个完整巨大的倒影。
  我走在上面,初时十分惊怕,来回两趟,渐觉坦然。它,不就像一个扩大版的镜花水月?
  走在玻璃平台上,看那琉璃世界上下两佛身影,谁是谁的倒影?其实难说。谁是真谁是幻,其实难明。至此,心态归零。
  佛,已近在眼前。佛高208米,为世界第一铜铸立佛。塑造大佛用黄金108公斤,铜3300吨。于2008年9月29日由世界各地108位高僧大德开光面世。它面相虽极尽庄严,又流溢笑意,显示万千慈祥。
  大佛立于此地,其建设周期长达数年,过程曲折。而高僧大德选址至此,是缘于此地天造地设的绝佳位置。伏牛山绵延至此,忽见两山峡谷,一川溪流,逶迤无尽。到了鲁山上汤,又现出一片谷地,豁然开朗。大佛前面群山连绵如九重莲花,大佛背后为玉枕山,大佛左侧山体如青龙蜿蜒,右侧山体如白虎频顾。大佛正前方又有大河回环。加之千年古寺曾在此薪尽火传,所谓“灵光源自天籁,根基接通须弥”。
  游客坐电梯可以经佛座内部直上佛脚处,此处有一圈观景台,景致最美。而此处的“规定动作”是“抱佛脚”,其实,我将双臂用力张开,也仅能抱住大佛一个趾甲而已。这时仰头看,佛又看不到了,离得太近了。佛的衣褶卷垂处,号称“福窝”,大家都会在此留念,求佛庇护。
  八百里伏牛延绵叠嶂,满目青翠。大佛就这样立于群山之中,“如融金聚,影畅表里、放大光明,极尽庄严;似笑非笑,似嗔非嗔,微妙含容,而迎十方朝觐。”著名辞赋家高志其先生这样描述道。而,一个游客,经千阶石级攀登,望见大佛法相庄严,纵有他念,也会一笑成烟吧!
作者:盛夏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