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任我行 >> 经典河南 >> 正文
老君山:隐去千载留清音
http://www.hnta.cn 2010-3-29 来源:河南日报 点击:

老君山:景室山上的老君庙。 

老子骑青牛石像,这个画面是老子遗迹处必备的标识之一。 

老君山是老子终老之地,此为老子金身像。 

老君山峰峻林秀,这是吸引老子前来隐身修行的原因之一。

    老子出生在鹿邑太清宫,扬名在灵宝函谷关已被天下人认可,其归隐和仙逝之地却大有争议。司马迁断言老子“莫知所其所终”。

  不过,从事老子文化研究三十余载的李玉瑞认为,老子归隐栾川老君山有志书碑记为凭,又有丰富的民间传说。北魏时在老君山修建庙宇,唐太宗李世民、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皆认定老君山为老子归隐修炼圣地。

  老君山上有老君庙,老子在那里享受人间烟火。

  景室山之奇

  2月24日,老君山。

  了解老子在老君山的行踪,须攀上景室山,老君庙就在山顶。

  登临老君庙,从山下步行上山,需要两个小时。如今,老君山最险要的两段路均修了索道,乘坐缆车,可以很容易地到达老君庙。

  和我一起坐缆车的郑鑫,是老君山风景区的营销总监。来风景区工作之前,他的职业是教师。

  郑鑫说,来到老君山了解老子,必须弄清楚几个问题:老子为什么选择老君山?他在老君山做了什么?老子仙逝后,给当地留下哪些宝贵财富?

  老子选择老君山的原因,郑鑫给出了与常人不同的答案,他认为老子是因为躲避政敌而隐修于此。

  曾任周朝“柱下史”的老子,在太子们争权中,他支持的一方失败,于是携太子逃离京都,后来这位太子被暗杀,老子觉得自己的生命也受到威胁,就选择栾川隐居起来。

  我并不认同郑鑫的说法,老子讲究无为而治,“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不太可能参加皇位之争的政治运动。

  老子选择老君山传统的版本是,老子对周朝失望后,决意西出函谷关寻找更多真知,然而出西安七百里至大散关后,老子面对的是戈壁沙漠,重重关山,即使是血气方刚的青年男子也难以前行,何况是年逾八旬的老者。素以“道法自然”为基本准则的老子,不主张冒险,于是返回关内。归乡,难掩悠悠众口,于是打算择山而隐。

  商汤时代,栾川曾出现过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伊尹,他先后辅佐过商汤时代三位君王,上知天时,下识地理,百姓称其“半仙”,历史上称其为“第一贤相”,老子因此看上了有地脉灵气的栾川,认为这正是隐身修炼的最佳选择。

  栾川之南,三山鼎立,古往今来,称之“伏牛三鼎”,东鼎景室山,中鼎少室山,西鼎华室山,唯景室山为三鼎之最,常年云雾缭绕,称曰“仙境圣地”。于是老子绕过函谷关,取道南行,走虢国驿道,经卢氏,翻过闷顿岭,在漫子头伊尹故居地歇息求拜,之后顺着景室河水逆流而上,最终成就了中原闻名的老君山。

  坐在缆车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少室山、华室山,与老君庙所在的景室山各自成峰,蔚为壮观。

作者: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