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前沿视点 >> 规划支招 >> 正文
扬八大山人品牌 促文化产业发展
——中国·南昌(青云谱)八大山人文化产业发展论坛精彩摘登
http://www.hnta.cn 2009-10-9 17:17:38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点击:
  曹国庆:八大山人在中国艺术史上可以说是一个分水岭,也是一座丰碑,前无古人,后有追者。
  八大文化不仅是丰厚的文化遗产,而且是丰厚的产业资本,是南昌人发展经济的好抓手。要树立一种观点,文化就是资本,文化的本身就是一种好的生意。文化不仅有事业属性,而且有产业属性,而且它的产业属性很好地跟经济结合。所以,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就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南昌以文化为抓手,实现魅力经济超常规化发展,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方志远:如何把梅湖、青云谱区打造成南昌、江西、中国、世界最好玩的地方之一,应该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是思想解放。如果没有思想解放,就根本不配去谈文化产业,去做文化产业。所以,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排除体制上、思想观念上的障碍,向传统进行挑战。文化产业的宗旨和表现形式是八个字:娱乐大众,大众娱乐。从文化产业来说,要娱乐大众,从大众来说,要大众娱乐。

  高宏存:文化资源在转换为产业竞争优势的时候,关键的环节是完成产品化的转换。这个转换过程中,实际上对产业政策、金融资本、管理运营等方面自身条件的需求是更大的。八大山人是很好的艺术文化资源,是一张青云谱区很好的名片,但它是否可以作为一个核心的元素,做大区域产业,我觉得说应该有可能性,但是难度不小。最重要的条件是如何完成艺术价值的形态到产业形态的转换,是否可以用这个核心价值进行商品性的复制艺术,进而获得相关的艺术产业。
  产业一定要充分考虑一个区域市场的需求问题,围绕主导产业,做相关产业的延伸,在一定区域内做好与艺术关联的产业,成为南昌,以至于江西的示范区。从而,在南昌市的整个功能布局中,突出文化休闲的功能性。

  陈东有: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及其重大意义,以及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情况,需关注两个问题:
  第一,要充分用好、用足有关政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有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那就是用好政策,而且上下左右都能够把握准确,用好、用足。如果青云谱区需要发展文化产业,设立一个园区,除了这项工作以外,更重要的还是要把中央、省里的有关政策再具体化,再优惠化。这样,我们就会吸引大量的人才。我们应该根据改革发展的具体可能,让文化企业确实得到中央政策和省、市优惠政策的实惠,从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二,要充分调动社会积极性。一方面,坚持内外并举,对内要突破体制,对外要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特别是优化政策、行政环境,扩大开放水平,广泛吸纳各种社会资本投入到文化产业建设中来,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动力。另一方面,要以转变市场主体为目标,扩大文化开放领域,对经营型文化领域要按照非禁即入,降低文化市场的准入门槛,鼓励更多的非公资本吸引到文化产业中来,逐步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内资与外资相结合的多渠道机制,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国家认可的文化企业之博物馆、艺术馆,艺术团体等,形成全社会承办的良好局面。

  花建:一个定位,所谓八大山人的项目,无论内容是怎么展开,他应该是文化主题鲜明,产业发展突出,经济带动广泛,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项目。如果要把八大山人的文化做起来,是否可以提出来,我们建立相关的投融资文化机制,包括公益性的青云谱或者是南昌,或者是江西的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它也应该包括产业性的或者是股权性的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还应该包括大量的民营、创业和风险投资公司,这样才能够通过机构的作用,使得天下财富进入南昌,形成各种资源纷纷向南昌集聚这样一个良好的局面。   许斐:中国文化名片,八大山人一定会成为代表青云谱区,代表南昌,代表中国,甚至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八大山人梅湖景区产业的循环开发有以下两个内容,一个是人文商的联动产业布局,二是对优势关联产业发展的解析。这个项目,我们应该采取统一规划,谨慎开发,创新传承的理念,八大山人的文化是赣文化不可或缺的精品代表,传承“八大山人”文化是南昌城市发展不可割断的文脉。   萧鸿鸣:清醒的定位是八大山人的立足之本,大文化是梅湖景区的生存之道,权威性是八大山人梅湖景区的发展方向,旅游的链条是八大山人梅湖景区的必由之路。
  作为梅湖景区的发展方向,希望能够重视以八大山人和朱道朗两个宁藩王孙的重大文化贡献来共同开发。体现他们的文化背景,体现宁藩王孙、宁藩的文化、宁藩的艺术对于江西文化和江西人的重大影响,把它作为一个重大文化课题、文化特征来进行建设开发和利用。

  王东林:梅湖景区已经初具规模了,现在我们正在进一步深入规划它的产业。那么在整体的规划中,我们必须思考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八大山人梅湖景区,包括文化产业园的支点怎么样。也就是说,八大山人及其文化依存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或产业支点是不是合适。他的优势在哪?他的劣势在什么地方。我觉得这是我们在规划中需要去思考的。第二个问题是,八大山人纪念馆的不可复制性。八大山人纪念馆作为梅湖景区建立比较优势的一种需要,或者说建立不可复制性,让他有独特的个性,我觉得还需要保护。作为都市里唯一的一块,可能也是最后的一块都市中的田园,你把它保留下来,在南昌可能就是独一无二的。作为休闲、观光,人家就会来了。
  所以,作为南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地方,八大山人纪念馆同这样一片原生态的地区是相契合的。 

  黄细嘉:如何策划梅湖景区。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讲,就是要有来头、有说头、有看头。如何将梅湖景区做活、做强、做大,还要做到有“玩头,有“尝头,有“购头”。所以,我讲梅湖景区要“六头”并举。从总体上来说,可以打造成文化博览,文化演艺,文化学习,文化创意、文化销售、文化产业的综合区。这里有艺术的殿堂,也有市井街巷,这里有观光游人,也有杂耍艺人。这样才能吸引人气、财气。   主持人:今天我们用整整一天的时间讨论“扬八大山人品牌、促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尽管在专家学者的讨论中,有着不同的看法,也有着不同意见的争鸣,但是有几点认识是高度一致、高度肯定的:
  第一,青云谱区委、区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青云谱区委、区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届接着一届干,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思路和热情是值得高度肯定的。因为,当代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面临着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机遇,乘势而上,大有作为。

  第二,八大山人在整个世界享有盛誉,代表中国画的最高境界,把这一伟大的民族文化遗产转变为文化产业,把八大文化巨大的艺术魅力转变为文化发展优势是青云谱区委、区政府最现实的选择和最宝贵的资源。

  第三,文化产业的发展绝非易事,要把艺术价值形态转变为产业优势形态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规划、旅游等多方面的参与,要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充分动员民间力量,运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方式把美好的建设蓝图转变为现实。

  第四,文化资源是不可复制的,是十分宝贵的。在八大山人梅湖景区开发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规划问题。目前最重要的是要理清主题,裁剪枝蔓,从而使这一景区的开发从一开始就纳入科学、正确的轨道,以避免文化资源的损失和浪费。

  八大山人简介
  八大山人(约1626年—约1705年),名朱耷,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

  八大山人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

  八大山人擅花鸟、山水,其花鸟承袭陈淳、徐渭写意花鸟画的传统。发展为阔笔大写意画法,其特点是通过象征寓意的手法,并对所画的花鸟、鱼虫进行夸张,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简练的造型,使画中形象突出,主题鲜明,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

  其画笔墨简朴豪放、苍劲率意、淋漓酣畅,构图疏简、奇险,风格雄奇朴茂。他的山水画初师董其昌,后又上窥黄公望、倪瓒,多作水墨山水,笔墨质朴雄健,意境荒凉寂寥。亦长于书法,擅行、草书,宗法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董其昌等,以秃笔作书,风格流畅秀健。他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

  主办单位:
  中共南昌市委宣传部
    江西日报社
    中共青云谱区委
    青云谱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中共青云谱区委宣传部
    八大山人梅湖景区管委会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