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电子政务 >> 正文
电子政务知识库建设
http://www.hnta.cn 2009-9-23 来源:情报探索 点击:

    (4)电子政务知识库的建立方案。在知识库的开发过程中,面对大量的数据,应采用数据库技术将各种数据和信息系统化、规范化,建立知识库,随着经验的丰富可以不断地扩充知识库。对于知识的表达,主要采用产生式规则的形式,基于关系数据库技术表示产生式规则,充分利用了关系数据库系统良好的数据管理、用户权限设置和数据共享功能,方便地实现了知识库管理功能。采用关系数据库ACCESS,分别建立前提表、结论表和规则表。对知识数据的描述,应使用当前国际上通用的数据描述规范,以利于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如都柏林核心元数据(DublinCoremetadata)标准是当前国际流行的数据规范,包含15个基本要素,可以从15个方面对知识信息进行描述,有些元素还可重复。

  知识库的建设是不断更新、不断产生、不断发现的,具有很强的动态性。所以应注重目标机构和相关专业人员,与之保持广泛交流,把握相关知识点的时效性,使知识库收集的数据始终具有实用性、真实性、新颖性。同时,行政工作人员应该把建设有自己特色的知识型数据库作为体现自身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培养知识处理人才,配备专职人员进行知识库的建设与研究。

  3.3 电子政务知识库的管理与维护

  无论构建什么样的知识库,内容总是第一位的,但肯定不是全部。正如联想张后启先生曾经说过的,一个知识库和一个垃圾库之间只有一步之遥。这一步往往就取决于知识库内容的管理和维护,维护得好,知识库就是电子政务的好帮手;处理不好,知识库就是一堆没有用、甚至是有害的信息垃圾。

  内容管理和维护工作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质量控制,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新增内容管理、原有内容更新和内容有效期管理等。其中的新增内容质量管理功能市面上的大部分知识库软件都会考虑到,一般都配有相应的审批发布控制流程。我们需要做的是确定合适的质量控制人员,主要是各个领域的专家能手,确保输入知识库内容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他们应该主要负责内容的审核,至于文档格式、分类等形式方面的内容,可以交由专职的知识库管理员去完成。这个流程应该简单洗练,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完成,尽量为知识共享者创造方便,使他们的共享成果能尽快地发布。内容更新和有效期管理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知识存在时效性,放入知识库的内容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进行及时更新,否则知识库内存放着的过时失效信息不仅影响系统运行效率,甚至会给政府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内容更新是一个比较繁琐的工作,目前还没有一个软件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什么内容该进行更新了,这个工作必须由人来进行。一方面要鼓励并要求政府行政人员在产生新的知识或者原有知识发生变更后,主动更新知识库的内容;另一方面知识库管理员也要随时关注公众需求的变动,及时对其内容进行更新。过期的知识要及时进行归档和报废处理,避免成为信息垃圾影响系统运行速度。知识库管理员在这些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知识库的维护方式主要有:①自组织的知识整理;②自动提示冗余知识;③自动清除无关知识。

  维护知识库的基本要求是为了达到知识管理的目的,根据知识资源的特点,在构建和维护知识库的过程中有以下一些基本要求:①组织数据库并让其有效。知识库必须被很好地组织,易于进入或查询,成为学习和利用的工具。②知识库中的知识应精练、及时和可靠,一要确保信息来源可靠,二要及时更新数据,不断地获取知识并将之融入知识库,同时去掉那些不重要的和过时的信息。③某些特殊的部分可能因为数据的敏感性而需要口令或其他安全措施,否则,应让行政办公人员直接顺利地进入知识库。
作者: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