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电子政务 >> 正文
电子政务知识库建设
http://www.hnta.cn 2009-9-23 来源:情报探索 点击:
    摘要:面向网络信息社会的电子政务要围绕知识链的各个节点来进行知识管理,而知识管理的基础就是要有知识库的支持,因此建设知识库对于电子政务的运行是十分必要的。建设好知识库包括明确其建设目标、设计目标、建设方案等,同时电子政务知识库的管理与维护也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电子政务 知识库建设 知识库 知识管理

  1电子政务知识库建设的意义

  电子政务是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管理方法,需要政府部门挖掘网络社会中公共管理的战略知识,并优化这些知识,使之成为政府创新行政管理的“知本”,使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合适的公务员,以实现最佳的行政决策。政府需要发掘网络社会中公共管理的战略知识,优化这些知识,使之成为电子政府行政管理的关键“知本”。在电子政务运作过程中有一条知识链,从知识的生命周期来看,这一条知识链通常包括知识的识别、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分类、知识的储存、知识的传递、知识的共享、知识的创新以及知识产生价值的评价等环节。政府的管理知识正是在这一循环和流转中不断的适应、创造、升值转化成为政府职能拓展的知识资源。这也就为电子政务提供了一条清晰的思路:面向网络信息社会的政府行政管理,要围绕知识链的各个节点来进行知识管理。知识管理作为辨别、管理和共享政府所拥有的信息资源集成系统的方法,其核心就是知识共享、知识营运和知识创新,其基础就是要有知识库的支持。

  行政决策意味着政府需要利用所能掌握的信息与知识快速地对网络社会变化做出反应,它是知识创新、产生价值的关键因素。电子政务知识库的建设与功能的发挥,能加快和完善政府知识的采集和加工、积累和交流、共享和使用的有序过程,有利于服务功能的实现。其中政府公报公告、法律法规、政务新闻、机构设置与职责、领导成员、办事规程、导航服务、办事指南等进入知识库,都可为公众提供很好的服务。政府拥有庞大的知识库后,可以为公务员提供很好的决策支持。

  2电子政务知识库概述

  电子政务知识库是政府信息库或数据库发展出来的高级形式,它可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推动难以“言传”、只能“意会”的隐性经验知识向文字化和编码化转化,从而实现更多知识的无障碍交流和共享。库藏也比一般信息库更广泛、更丰富。电子政务知识库,面向一般用户的主要功能有网站浏览、输入知识、查询知识等,面向网站管理者的主要功能还有知识分类系统维护、知识库维护等。它的技术保障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

  电子政务的知识库具有如下特点:①知识量大,领域众多,内容丰富,彼此间存在松散联系;②知识在不断更新;③具体知识的背景、前提等比较复杂,不能完全照搬;④需多人参与建设;⑤知识库的建立呈分布化;⑥确定性知识和不确定性知识并存,过程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混杂;⑦表达能力强;⑧便于控制,有利于提高搜索和匹配的效率;⑨结构一致,易于知识库的扩充、修改和一致性检查等。

  3电子政务知识库的建设

  3.1电子政务知识库的建设目标

  电子政务知识库建设以方便用户使用为目标,既可供行政人员安装在WWW服务器上运行,也可以供公众用户安装在客户端使用。电子政务知识库使知识管理的主体可快速而方便地访问到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使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合适的行政人员和公众,以实现最佳的效益。

  3.2电子政务知识库的建立

  (1)电子政务知识库的设计目标。电子政务知识库的设计要与电子政务的特点紧密结合,根据不同领域的电子政务设计特点有效、准确地表达和存储特定领域中的各种知识,应保证知识库的相对独立性,使今后知识库内知识的变动不会引起知识处理机制的改动;另外,知识的组织还要方便所选择的推理策略的实施。便于知识库内容一致性和完整性的检查和维护,使其功能或性能易于改进。

  (2)电子政务知识库的建立方式。电子政务知识库的建立主要采用开放式的、自组织的方式建立电子政务知识库:首先建立一个吸引人的、有丰富内容的网站雏形,然后通过正反馈机制发展知识库。

  (3)电子政务知识库的建立阶段。电子政务知识库的建立可分两个阶段:一个是初始阶段,另一个是正反馈的发展阶段。在初始阶段要求网站的内容要丰富充实,可组织行政人员参加到电子政务知识库的建设中来,搜集和输入一定数量的有价值的知识。在正反馈发展阶段,主要是根据公众的需求更新补充内容,由公众提供一些内容,再由工作人员进行筛选,最后纳入知识库内。
作者: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