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 >> 媒体评论 >> 正文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进新跨越
http://www.hnta.cn 2008-8-19 8:07:18 来源:河南日报 点击:

  30年沧桑巨变,有力地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省委八届八次全会提出了“新跨越、新崛起”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解放思想不停顿,深化改革不犹豫,扩大开放不松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30年沧桑巨变得益于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主要聚焦在三大看点上。一是河南由全国贫穷落后的省份之一,变为举足轻重的发展中大省。全省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62.92亿元(居全国第9位),增加到2005年的10535.2亿元(居全国第5位),2007年更达到15058.07亿元(居全国第5位);人均生产总值也由2002年的全国第21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16位。二是河南作为大省的内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以往这个“大”主要是指“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大省、第一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但近些年,“大”在河南被注入了新的内涵:是农业大省,也是新兴工业大省;是中国的“大粮仓”,也是中国的“大厨房”;有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也有正在成为世人关注的大市场;已成为经济大省和文化大省,正向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迈进。三是河南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河南人民走出了极“左”思想影响的重灾区,冲破了长期禁锢思想的许多旧观念,振奋起伟大的革新创造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实干兴邦精神,激发出空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古老的中原大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所有这些变化,无不得益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深化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提供新的强大动力

  近几年来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河南正面临着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的双重压力。我们要迎接新挑战、夺取新胜利,就必须不断提高解放思想的自觉性,增强深化改革开放的紧迫感,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提供新的强大动力。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是关键时期的必然选择。当前,我省的改革开放正处在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一是改革步入深水区,一些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尚未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社会领域又积累了不少新的矛盾和问题;二是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公众对改革的共识和预期已不像以前那么一致;三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要求改革既要注重效率,又要注重公平,改革的复杂性和难度空前加大。这些,都要求我们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心,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是破除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的必然要求。当前,我省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有不少,比如,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粗放问题仍然突出,能源资源利用率还比较低;社会领域改革尤其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领域改革,直接影响了改革发展的整体进程;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等,必须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多年以来形成的求快求量的发展模式和体制机制,才能确立和形成好字优先、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发展路径。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是实现新跨越新崛起的动力保证。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中原崛起也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我们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但“大而不强”仍然是河南经济社会的一个基本特点。面对当前国内外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复杂局面,要实现新跨越新崛起的奋斗目标,唯一的出路是向解放思想要活力,向深化改革要动力。

  改革开放要啃“硬骨头”,趟“深水区”,打“攻坚战”

  坚持用改革开放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必须敢啃“硬骨头”,敢趟“深水区”,敢打“攻坚战”,当务之急是要增强四种意识、深化四个方面的改革。

  一要增强市场意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大国有企业战略重组力度,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加快制度创新,尽快革除束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弊端,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各类主体在市场经济中百花齐放、万木争春。进一步完善资本、人才、土地等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健全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要增强开放意识,完善开放发展机制。牢固树立“开放度有多大,发展空间就有多大”的理念,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带全局。强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坚定不移地把开放贯穿到其他战略举措和工作部署之中,向开放要资源、要市场、要活力、要动力,尤其要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在大项目建设、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方面有大思路大举措大突破。

  三要强化服务意识,建设服务型政府。以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提高公务员素质的“两转两提”为重点,大力推进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的全面创新,切实解决好政府职能存在的“错位”、“越位”、“缺位”、“不到位”的问题,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努力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四要强化导向意识,建立科学评价体系。要研究改进过去那种重物轻人、重产值轻效率、重投入规模轻成本核算、重经济发展轻社会事业的片面考核办法,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统筹兼顾经济、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评价考核体系,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确保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林宪斋 通讯员: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