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前沿视点 >> 热点论述 >> 正文
“驴”行背后多隐患 救援不能仅停留在“买单”上
http://www.hnta.cn 2011-11-10 9:44:06 来源:河南旅游资讯网 点击:
    国庆节假期后,由14名驴友组成的团队违规穿越“四姑娘”山时不幸失踪。这引发了一场让全国关注的大搜救。12天之后,他们平安出山,人们揪起的心放下了。但是这件事情所激起的对于道德和法律的讨论远未平息。事后,四川省体育局和四川省登山协会给出了处罚1500元的决定,驴友人均仅被罚款167元。而四姑娘山的景区管理局建议,禁止这些登山人员两年内到四姑娘山景区进行户外运动。
    这次搜救活动一共出动了上千人,耗费了近13万元。此事在网友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多数人认为,驴友违规进入不安全区域,浪费社会资源和纳税人钱财,理应受到惩罚,并应该承担相应费用;但也有少数持相反意见的人认为营救遇险民众是政府部门的义务。那么,对于“驴友”违规行为,究竟该如何处理?
其结果无论怎样,必须要说明的是生命是高于一切的,在当时的情况之下,政府无论从任何角度来思考问题,进行搜查无疑是首要的。然而,这却并非是四姑娘山首次发生这样的事件。就在这起事件之前不久,两名南京游客就在同一路线遇难失踪,究其原因,有很多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一个旅游景区接连不断的发生失踪的案件,抛开游客的责任意识淡薄,社会道德低劣不谈,这与景区的管理体制、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机制也都是分不开的。现如今我国立法还不是十分的完善,当事件发生了,其责任的认定比较困难,拿这个事件来说,我们更多的是在道德这一标准层面上认定是这14名驴友的过失,多数人认为应该由这些驴友为自身的不负责任的行为来买单,但是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如何能够杜绝类似的案件再次发生,以及类似案件发生的时候如何能够进行有法可依的判定。我们必须更好的加强旅行者的自身素质,提高个人修养,同时景区应该考虑如何加强管理,责任落实到位,政府部门也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提升其监管的质量。
    对于对驴友的人均167元的处罚,虽然在很多人看来较轻,难免让人感叹“违规成本太过低廉”,不足以产生警示作用,对于这样一起备受关注的事件,任何后续的动作都是示范性的。但是这却是我国首次对私自进山探险被营救人员开出的罚单,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同时该事件也推动了四川省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出台。四川省登山协会秘书长表示新的条款很快就会出台,而《四川省登山管理条例》的公开征集活动也已经结束。
    相信随着法律的进一步完善以及相关部门对此的重视,以后类似情况发生的时候公众不再将焦点仅仅集中在谁来为高昂的搜救费用“买单”,而是将案件的责任认定由简单的道德评估上升为系统的法律裁判,真正的从法律处罚进行责任认定,约束、规范游客、景区乃至政府相关部门的行为。
作者:小志 通讯员:
(责任编辑:申志)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