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前沿视点 >> 热点论述 >> 正文
山东枣庄市市长撰文:台儿庄古城重建的实践与思考
http://www.hnta.cn 2011-6-21 10:39:33 来源:大众日报 点击:

面对市场,打造持续盈利的古城

    台儿庄古城占地3000多亩,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总投资48亿元。钱从哪里来?市场怎样火?我们的做法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我们组织市内五家国有煤矿企业,各拿出10万吨煤,相当于一次性投入4亿元,组建投资公司启动了古城建设。枣庄年产3300万吨煤,这50万吨煤占了不到2%。项目启动以后,商家纷纷前来投资,周边土地大幅升值。过去台儿庄商业用地的平均地价每亩不到30万元,现在每亩达到600万元,古城净资产超过150亿元。当初出资的丰源集团董事长陶志远说:“我挖了一辈子的煤,都烧掉变成二氧化碳了,只有这10万吨煤用得最值。”

    城市是“城”和“市”的结合。单就“城”而言,古城确实与其他城市不同,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引人入胜的魅力,能够为枣庄人民带来丰厚的门票收入和其他相关收益。但我们觉得,这座古城更大的潜力在于“市”。为了让这座古城火起来,持续盈利,安置更多人就业,我们重点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准确定位,大力营销。我们把台儿庄古城定位在“运河古城、大战故地”,启动了“枣庄二日游”,瞄准国内重点客源城市进行宣传促销。过去枣庄没有一辆旅游大巴、没有一个地接导游,现在有105辆旅游大巴、400名地接导游;过去枣庄的宾馆只有4700张床位,入住率不到四成,没有一家五星级酒店,这三年新增宾馆78家、床位1.4万张,已建、在建五星级酒店10家,仍然满足不了游客的住宿需求,经常出现“一房难求”、“一车难觅”、“一导难寻”的情况。二是兼顾今昔,丰富业态。古城内不仅有茶楼、戏台、药铺、客栈等传统店铺,有税史、私塾、驿站、奏折、票号、青楼等100多个专题博物馆、展示馆,也有酒吧、演艺厅、星级酒店、主题公园等现代休闲业态,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在传统建筑的“瓶子”中,装入可吸纳现代业态的“新酒”。如对拟做酒吧的古建,我们都临河而筑,客人在古香古色的房间,可以斗酒说唱,隔岸对歌、船岸拉歌。昔日古城内的吴家票号,是日昇昌的分号,现在既是一个票号文化博物馆,又是一个咖啡馆,人们可以在休憩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神韵。三是定点招商,品牌引领。我们先后到北京、深圳、成都、重庆等地定点招商,与深圳华强合作建设运河文化和大战主题公园,与华谊兄弟合作建设战争题材的影视基地,与华侨城合作搞大型演艺,引进千里走单骑搞特色酒吧,引进北京798、上海田子坊搞文化创意产业。在品牌大商的影响下,各类商家纷纷来到古城,开店创业。四是搭建平台,发展创意产业。搭建工作平台,对来古城的文化创意人才,提供600套3年1元租金的20平方米工作室。搭建技术平台,引进浪潮集团“云计算”,为3D动漫制作、软件开发提供技术支持。搭建生活平台,在古城周边建设一批公租房,供创意人才居住。搭建融资平台,由政府主导,古城内企业共同出资3000万元设立文化创业基金,成立YBC古城创业促进会,在创意产品的研发、销售等环节上提供支持。搭建培训平台,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对创意人员提供高端培训。毗邻古城规划建设一个10平方公里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打造古建设计建设、影视文化、高仿艺术品、创意设计等文化产业集群,推动人口聚集向人才聚集转变、产业规模向产业升级转变。有专家评价,台儿庄古城不仅是文化之城,还是活力之城、智慧之城,未来的发展不可估量。

    重建的台儿庄古城,带动了枣庄的发展。转方式调结构方面:去年全市三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2.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位;三产增加值增幅高于全国10.5个百分点、全省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三产投资增幅达到32.7%,是二产的2倍,高于全国7.1个百分点、全省5.8个百分点。就业方面:去年全市新增就业10万人,其中80%得益于文化产业的带动。富民方面:古城火了,旅游商品也火了,去年农民腌的咸鸭蛋就卖了2亿多个,一个2块钱,收入了4亿元,估计再过几年10亿个也挡不住。文化事业方面:3年来,先后有14部作品荣获国家和省的文艺精品工程;我们一个地级电视台就拍了十多部电视剧,其中《铁道游击队》盈利2000万元;像柳琴戏、皮影戏等民间文化团体,过去生存都有困难,现在天天在赶场,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绝路逢生。促进两岸交流方面:连战,吴伯雄,郁慕明,国民党的退役“将军”团,台南县37位民进党的乡长、里长,都先后到这里来;现在每周都有台湾旅游团队,已接待2万多人,增进了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台儿庄被国家确定为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作者:未知 通讯员:本站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