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去旅游就要进购物店,这和花一块钱买报纸就得看广告,免费看电视就要忍受插播差不多。” ———业内人士
“我带团的时候通常会对客人讲明,是有人头费的,店里的东西可能会比较贵,请大家配合一下听完讲解,不买没关系。” ———导游
上月,一张遗失在杭州某景点的《佣金分配表》,将旅游购物再一次推到了口诛笔伐的风口浪尖。分配表中高达50%的购物提成,据一些媒体报道,让“游客感觉像吃了只苍蝇”。
游客或许没有这么无辜。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享受专车接送,专人讲解服务,食宿无需操心,价格还能比自助出游差不多便宜一半……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旅游团在中国早已不是新鲜事物,当游客面对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旅行社,选择了这样一种“天上掉馅饼”般的消费模式时,早就应该意识到,代价是必需的。
导游们一边挨着骂,一边迎接滚滚而来的客流。据广州市假日办统计,兔年黄金周,纳入统计范围的20家旅行社,组织接待游客33.78万人次,同比增长33.31%。游客们参团照样前赴后继,争先恐后,尽管他们都明白,导游回扣和低廉的团费就像景点和门票一样密不可分。
游客骂骂或许并没什么。但对于旅游管理部门而言,导游回扣究竟是商业贿赂还是一种逐渐成熟的企业营利模式,在实践中的矛盾和冲突则越来越尖锐。
负面现象是少数 有人偏爱购物团
许多人对于旅游购物都有一些难以磨灭的负面印象。这些印象来源于近年来一些关于旅游购物的负面报道。连威逼带恐吓的导游,步步紧逼的销售人员,甚至凶神恶煞的打手,关门放闸、不买别走的架势,着实让游客们胆战心惊。不过,记者从游客和旅行社方面了解到,这种情况近年来有变化,旅游购物变“温柔”了。
今年春节,广州游客段宇带成都来穗的父母去了趟香港,网上团购来的58元包往返带午餐的超低价一度也让小段心里有点打鼓,不会被逼着买东西吧。但旅行社声称,有两个购物点,但购物自愿,这让小段放了心。回来以后,小段感觉不错,在两个购物点总共耗了一个多小时,买了盒巧克力回来送人。虽然在购物点待的时间有点长,但胜在能省钱。如果自己去,一个人的花费怎么也要在300元以上。
- 中国旅游日,让中国旅游热起来 2011-5-17 8:39:04
- 我国旅游保险远落后于旅游业发展 游客投保意识淡 2011-5-9 15:25:48
- 2011年中国旅游发展将呈现八大热点 2011-5-4 10:01:28
- 3.15到来 旅游消费敲警钟 2011-3-7 9:24:13
- 自驾游并非“万金油” 2011-3-1 14:01:28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