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安徽两省三地的“西门庆故里之争”
http://www.hnta.cn 2010-5-4 14:35:01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北京) 点击:次
按照临清的规划,该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预计每年游客可达到40万人次,年综合收入达6000万元。(数据来源:临清政务网)
此外,临清还开辟了一条“金瓶梅背景景观一日游”旅游线路,即晏公庙——运河三桥——工部营缮分司(考棚黉门)——谢家酒楼——钞关——临清闸——龙山——砖厂遗址。
“大坏蛋”给黄山办了件大好事
与阳谷、临清的喧哗不同,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则是“骚动”了一把。徽州区围绕“徽文化体验和休闲度假基地”这一旅游品牌,重点打造呈坎、潜口、唐模等三个旅游节点,开发建设完成投资9亿元。
徽州敢下狠心挑战山东两地,主要是地区招商引资的产业需求所致。徽州区旅游长年抬不起头来,原因就是离黄山风景区太近,区内的七大重点旅游项目缺乏足够响亮的品牌支撑。
2006年,黄山市徽州区突然声称将投资2000万元开发“西门庆故里”、《金瓶梅》遗址公园等项目,并于当年5月1日对外开放。徽州区称,根据考证,西门庆不是山东人,而是安徽人,是徽商的代表。此举立刻激起全国的广泛关注。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黄山市徽州区打出“西门庆故里”之后,的确收到了极其巨大的轰动效应,由此,国内外第一次把黄山市内的黄山区(黄山旅游)和徽州区(徽州文化游)区别开来。一时间,媒体云集徽州,以至于部分景点甚至不得不打出了“拒绝媒体采访”的招牌。黄山脚下生生地“孵化”出全新的徽州文化游,西门庆可谓“大坏蛋”办了一件大好事。
在今天,《金瓶梅》早已洗净了淫书的污名,成为公开发行的世界文学名著,“金瓶梅文化”自然亦被归于传统文化继承的范畴。再加上多样性的价值观变革,俗文化的风行,风月文化搭台,风月经济唱戏,使得西门庆这样的反面典型背后所蕴含的巨大开发价值被正视,甚至连孔孟之乡也放下斯文,以至于西门庆府邸两省三地,日夜笙歌,真可谓“野百合也有春天”!而此情此景,真真应了韦庄那句著名的诗句,“(西门庆)一生风月供惆怅,(‘西门庆故里’)到处烟花恨别离”。
裴钰:南开大学人文学者、作家,天津历史学学会理事,致力于当代中国文化重建和文化产业研究。代表作有《莎士比亚眼里的林黛玉》等。
作者:裴钰 通讯员: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洱海遭破坏性开发 公共景观资源岂能"私有化"? 2010-4-14 9:05:50
- 沧海变豪宅,何觅情人湖? 2010-4-14 8:58:01
- 旅游产业要升级 五大转型最关键 2010-4-13 8:46:36
- 给“农家宾馆”泼点冷水? 2010-4-13 8:43:38
- 应对气候变化旅游业如何作为 2010-4-12 11:15:00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