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前沿视点 >> 热点论述 >> 正文
应对气候变化旅游业如何作为
http://www.hnta.cn 2010-4-12 11:15:00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
     气候变化,世界关注。如果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的警告性宣言,尚未使很多国人感受到气候恶化给自身生活带来影响的话,那么,面对世界旅游胜地马尔代夫正逐渐没入海底、因我国西南大旱黄果树瀑布严重“缩水”的严峻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以变暖和变暖趋势加快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正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旅游业以自然资源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气候变化也让旅游业深受其害。 
     旅游业综合性强,自然环境依存度高,是极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行业。为此,2008年世界旅游日的主题定为“旅游:应对气候变化挑战”,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期间,世界旅游组织和世界旅行旅游理事会专门举办主题为“应对气候挑战——旅行和旅游行业的思维”活动。
    气候变化已对不少国家的旅游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随着全球变暖,南北极冰川正逐渐消融、威尼斯城海水泛滥、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风光不再、马尔代夫日渐“消瘦”……当“末日游”在国外流行的时候,地球村上这些美丽的风景,正在成为气候变化的牺牲品。
    目前来看,气候变化虽未对我国旅游业带来十分明显的重大损失,但潜在影响很大,且现实损失已经出现。其中旅游交通受到的影响尤其明显,如南京到上海的高速公路因雾天的增加,平均每年有1个月的时间要关闭;因气温升高,青藏高原冻土的季节融化深度加大,这将使青藏公路、铁路运营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气候变暖,还将造成主营滑雪、滑冰等冬季体育项目的目的地的雪量不足,制约冰雪旅游的发展。 
     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世界旅游业发展面临的现实性问题。当前,我国旅游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存在诸多不足,针对气候变化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对气候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不足,对极端气候的防范意识不强。面对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上存在的“欠账多”和“差距大”的现状,我国旅游业当时不我待,积极应对。
    借鉴国外旅游业和其他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经验,笔者认为,我国旅游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上需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研究。要加强研究,超前预测,积极引入国际研究成果,认真把握我国气候变化的客观规律,充分认识并评估气候变化与旅游业的相互影响,注重把握各地旅游气候状况,积极利用环保、气象、水利、卫生等产业政策,努力减少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为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服务。
    第二,积极适应。要充分把握可利用因素,因势发展,顺势发展。要将气候变化的因素纳入到旅游发展的各个阶段,在制定国家及地方旅游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气候特征和气候变化的因素。要积极利用气候变暖适游时间延长的特点,及时补充旅游产品,丰富旅游内容,利用和整合因气候变化衍生的新型旅游资源,积极开发雾凇、雪凇、云海、雨景、雪景等与气候因素密切相关的新型旅游产品。对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遗址遗迹及其他景观等要高度重视,加强保护,防止旅游资源进一步恶化。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巩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努力将气候变化对旅游业造成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要将防御极端气候事件作为重点,建立健全旅游业应对极端气候事件机制,加强行业预防和安全监督检查。
    第三,主动减缓。旅游全行业要增强责任意识,充分发挥旅游产业优势,坚持绿色发展,自觉节能减排,主动减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要制定完整的、全面的节能减排战略,努力消减旅游业所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要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严格旅游项目审批政策,控制客流,减少旅游活动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旅游开发要配合国家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植树造林、生态保育和防止水土流失政策要求,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要加快制定旅游业环保标准,研究各类旅游企业排放指标。要大力推广新型能源,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要积极引导旅游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加大节能环保投入,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实行节能降耗。要大力推行生态旅游、文明旅游和绿色旅游,引导旅游者转变旅游消费模式。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绿色旅游做好相关保障。
    第四,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是个系统工程,旅游行业要积极与相关行业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对外,要积极与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参与探讨气候与旅游关系的国际会议,加强与国外同类型旅游目的地的对话和沟通,共享经验;对内,要加强与气象、交通、信息、医疗、消防等部门紧密合作,促进旅游合理开发,引导旅游者流向,共同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全面提升我国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作者:白四座 通讯员:
(责任编辑:明珠)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