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前沿视点 >> 热点论述 >> 正文
我们的主题公园缺什么
http://www.hnta.cn 2009-11-17 9:13:11 来源: 点击:
    11月1日,梁山水浒文化主题公园启动仪式隆重举行;11月4日,上海迪士尼项目获核准;世界巧克力梦公园将于明年1月29日在“鸟巢”北侧广场开园……
  与此热闹景象相对照的是,飞龙世界、太阳岛乐园、世界大观等主题公园先后倒闭。据中国主题景点国际峰会披露,20年间建设的2500多个主题公园70%亏损、盈利的不过10%。
  凋敝的“微缩景观”和炫目的“亮丽风景”同在、“寒流”共“热潮”一色,这一奇特景观引发了人们对主题公园发展的重新思考,我们的主题公园缺的是什么?
  缺——文化的命题
  上世纪80年代,东方乐园、南湖乐园等在广州热闹登场,世界大观、飞龙世界等随后角逐羊城。但好景不长,1999年飞龙世界的歇业,在广州开始推倒主题公园衰落的“多米诺骨牌”。
  专家认为,文化的滥用是导致国内主题公园凋敝的另一硬伤。以蛇文化为主题的飞龙世界并未真正解读蛇文化;硬贴上文化标签的装神弄鬼、仿古伪古,招来人们对国内鬼文化、园林文化等主题公园经营前景的质疑;而“米老鼠”在巴黎、香港水土不服,锦绣中华在美国黯然离去,则提醒国内主题公园关注不同游客对文化价值取向和文化认同的选择差异。
  缺——科技的支撑
  2006年,从事IT产业的华强集团涉足主题公园,运用计算机、声光电、人工智能、自动控制、数字技术等高科技,先后在国内打造出“文化+科技”的芜湖方特快乐世界、重庆方特科幻公园等多个第四代主题公园;华侨城集团的成都欢乐谷、上海欢乐谷、深圳东部欢乐谷,四维影院等科技娱乐项目都成为亮点。
  专家认为,华强集团主题公园的50多项中外专利表明,克隆没有出路,创新才是发展的动力。
  缺——盈利的模式
  依托高科技实施环境、项目、设施的创新,都需要大投入。但国内大多主题公园经营亏损,不仅无力为创新、更新再投入,甚至没钱进行日常维护、保养,许多主题公园倒闭大都倒在没钱上。
  专家认为,迪士尼除了门票收入,同时以租赁、服务、衍生品销售等获得溢价收益,国内主题公园大都不明此道,普遍只采取单一的门票收益方式,而因项目单调、设施老化,再低价的门票也吸引不了客流。
  专家还表示了对急功近利者的担心,并提醒不要重蹈一哄而上的覆辙;更有网民希望主题公园悠着点:与其跑马圈地建设主题公园,不如踏踏实实多建免费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使城市更人性化、更具亲和力,让市民更有归宿感。 摘自《人民日报》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