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前沿视点 >> 热点论述 >> 正文
“旅游立省”战略与河南文化旅游产业
http://www.hnta.cn 2009-10-26 9:02:19 来源:大河报 点击:

    树立现代旅游理念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产业

  “旅游立省”重要战略思想,是省委、省政府根据世界、全国旅游业发展的情况和趋势,结合河南资源禀赋而确立的。我省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大省,拥有南北气候过渡带的自然山水禀赋,拥有历史源远流长的中原民俗文化特色,再加上基础条件较好,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捷,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得天独厚,潜力巨大,空间广阔。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把旅游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树立现代旅游理念,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以壮大旅游市场主体为抓手,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政策扶持为保障,努力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化、规模化和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河南文化旅游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河南文化强省战略中的第一支柱产业。

  近年来,我们把文化旅游穿上连体衣,文化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同国内文化旅游产业发达的省份相比,同我省拥有的丰富文化资源相比,我省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还存在着要素不完善、高端产品和客户偏少、服务功能不健全、综合效益不高等问题,整体上尚未摆脱粗放式发展的格局,在河南旅游业的总量中,文化旅游占有大约五分之一的比重,如果我们通过努力,使文化旅游产业占到河南旅游业的比重达到三分之二的话,那么河南旅游业将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大力发展河南文化旅游产业,努力使我省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要求我们必须确立大旅游、大文化的现代旅游理念,立足河南文化旅游发展实际,深入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共生:

  1.抓创意。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创意产业,需要用创新的思路和创意的理念来指导产业发展。河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不缺少资源,而是缺少高质量的创意。我省人文资源在全国首屈一指,杜甫、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等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和传世的名篇。安阳的马氏庄园,无论是规模还是文化内涵都不逊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马丕瑶之女马青霞,是著名的革命家,与秋瑾齐名,有“南秋北马”之称,孙中山还曾为其题写“天下为公”的牌匾。关键是要进行创意和市场化运作。尧山大佛如果运作得当,有可能成为河南乃至全国的火爆景点。黄帝故里、太昊陵、老子故里、玄奘故里、杜甫故里等精品景区,也需要深挖文化内涵。太极文化、恐龙文化等也价值独具,市场前景看好。镇村优秀旅游资源也值得认真挖掘,要重塑朱仙镇、神 镇、赊店镇、荆紫关镇等一批历史文化名镇,积极打造洛阳牡丹村、陶瓷村、商丘画虎村、濮阳东北庄杂技村、宝丰魔术村、开封汴绣村等一批文化浓郁的特色旅游村。

  在这方面,我们也有成功的范例,像《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杂技剧《神龙部落》、《水秀》,综艺剧《盛世梨园》、《大河秀典》等,极富中原文化特色,市场前景看好。

  2.抓市场主体。

  我省缺乏龙头旅游企业,还没有一家旅游类上市公司,抗风险能力差,核心竞争力不强。因此,必须培育大型文化旅游集团公司。要积极借鉴北京首旅集团、上海锦江集团的成功经验,探索我省组建现代大型旅游企业集团的新路子。应以酒店、车队、旅行社为抓手,通过国有资产划拨对国有资产进行重组,集中精力组建一家大型文化旅游集团公司,在中州国际国有资产15个亿的基础上使集团公司资产规模经过重组达到50亿元,使之成为仅次于北京首旅、上海锦江、广东粤海的第四大旅游集团。要以中州国际等为依托在全省选择10个酒店进行连锁经营。通过中州国际上市募集项目资金,壮大旅游业资本。同时,组建具有千辆以上规模的车队的旅游运输公司进行客流集散。对中、青、妇部门下属的旅行社进行重组。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和旅游知名品牌优势,支持和推动景区、酒店、旅游等要素向文化旅游集团公司集中。对景区进行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研究利益分配的合理机制。妥善处理景区开发经营与当地居民利益的关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抓连锁经营。

  要通过抓连锁经营,坚决克服“散、乱、弱、小”的缺陷,使文化元素和旅游要素规模化、集聚化、节约化发展。在餐饮方面,对开封小笼包子、郑州烩面、黄河鲤鱼、洛阳水席等进行连锁经营。在旅游产品方面,对开封汴绣、南阳独山玉、许昌钧瓷、平顶山汝瓷、洛阳唐三彩等进行连锁经营。

  4.抓品牌打造。

  旅游精品是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我省虽然文化、自然景区(点)众多,但缺少一批国家级、世界级旅游精品,我们要重点打造以下几个领域的品牌:

  一是旅游演艺品牌。充分发挥我省戏曲、杂技、武术等资源优势,努力打造诸如《风中少林》、《程婴救孤》、《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大河秀典》、《盛世梨园》、《水秀》等剧目的演艺品牌,改变“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局面。

  二是古都文化旅游品牌。以四大古都(郑州、洛阳、开封、安阳)和8个历史文化名城为龙头,以遍布全省的文物古迹为依托,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精心组织创意新颖的旅游活动,并逐步形成品牌。

  三是民俗文化旅游品牌。以反映北宋民俗文化为代表的开封清明上河园就是一个代表,要继续加大此类品牌的培育力度。

  四是名人(姓氏)节会文化旅游品牌。河南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百家姓中有73个兴起于河南,还有诸多名人故里,每年要举行重大的节会活动等。利用名人(姓氏)节会文化发展文化旅游,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五是要抓好红色文化旅游品牌。信阳新县、安阳林州红旗渠、驻马店杨靖宇纪念馆、开封焦裕禄烈士陵园等,完全可以打造成国家级红色旅游品牌。因此,在品牌塑造的过程中,既要突出黄河文化、嵩山文化、河洛文化、大宋文化、周易文化、少林文化、太极文化、黄帝文化、伏羲文化、老庄文化等历史文化品牌,又要努力打造个性化、时尚化旅游品牌。

  5.抓基地建设。

  河南地处中国人口最稠密、经济总量最大、文化教育最发达的大中原地区中心,这使得河南文化旅游产业拥有庞大的一、二级市场优势。但在2008年全省接待海内外游客20025.6万人次中,入境旅游者仅有104.3万人次,只占总人次的0.5%左右,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都还有很大的空间。
作者:李庚香 通讯员: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