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前沿视点 >> 热点论述 >> 正文
“免费西湖”的启示
http://www.hnta.cn 2009-10-14 9:29: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点击:
    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杭州全市各景区共接待游客1204.31万人次,与去年同比增长24.15%;实现旅游收入46.4亿元,同比增长37.93%。杭州显赫的旅游业绩,“免费西湖”功不可没。

  西湖景区从2002年国庆假期开始免门票,迄今为止,西湖沿岸的76处景点中已有53处免费开放,实现了将没有围墙的完整西湖还给市民与游客。如今在杭州,除需要特殊保护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适当收取门票外,其他景区一律免费。国庆黄金周之前,杭州更是发放5万张旅游消费券为旅游“旺火”加柴。

  这种超越“门票经济”发展旅游的思路称得上高瞻远瞩。免费观景,杭州念的是一出什么“经”?这是跳出门票窠臼吸引游客的大旅游理念,是舍“小钱”挣大钱的“好经”。据专家分析,旅游产业链效益约为门票价值的7倍,包括食宿、交通、购物及间接创造的社会财富。如果游客门票消费10元,那么用于其他消费支出则在70元左右,门票收入仅是整个旅游产业链效益的15%。门票免费必然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并延长游客在城市的逗留时间。在此期间,游客给当地带来的经济效益将远远超过门票价值,85%的旅游“后期效益”远远大于15%的门票效益。

  据统计,2008年,超过4500万人次的游客游览西湖,在杭州消费700多亿元,这两个数字都是过去“收费西湖”的两倍以上。“免费西湖”已累计创造价值200亿元之多,而门票损失每年仅有3000多万元,可见门票免费并不是赔本的买卖。不仅如此,门票免费还为杭州赢取了好名声、好口碑,城市形象得以提升,经济与社会效益双赢。

  如今,许多景区仍将眼光紧盯门票,动辄就涨价。如何探索大旅游发展的道路,杭州的做法值得借鉴。
作者:尹卫国 通讯员: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