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前沿视点 >> 热点论述 >> 正文
敦煌游客打人事件反思:文明旅游还有多远?
http://www.hnta.cn 2009-10-15 9:13:59 来源:新华社 点击:
 
    近年来,敦煌莫高窟在游客参观中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开放保护现场等让游客了解和参与文物保护。游客触摸壁画的行为有所减少,但此类现象并未杜绝。

    在其他旅游开放地,今年长假期间,也有游客参观中的不文明行为见诸报端。长假期间,上海植物园在温室内投放的万只蝴蝶,每天有300只左右被人为捏死,植物园加强管理也收效甚微。

    在重庆也发生了类似的不文明事件。在重庆渝中区洪崖洞的海盗城内,因游客故意损坏,有10余尊海盗雕塑在长假内受伤,有的手被砍断,有的头发被揭掉,有的佩剑不见踪影。在重庆科技馆,开馆仅一个多月,400余件展品中就有100余件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有的展品甚至被人顺手牵羊。

    多年来我国公众在旅游中形成的陋习并未因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完全革除。在一些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随手触摸、乱涂乱画、甚至有意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一些景区,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现象依然可见;在一些参观场所,不排队等候、大声喧哗等行为仍然较多。

    实现文明旅游应“双管齐下”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节假日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人们集中出行,不光给交通、食宿等带来挑战,也给旅游开放地的管理、保护造成了压力,游客之间的相互干扰,也对参观效果产生了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考验的不光是每一名游客的文明素质,同时也在考验旅游开放地的接待、管理和服务水平。在专家看来,要减少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发生,就得“双管齐下”。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郑本法认为,旅游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在旅游时,人们把其他生活中的一些不好的行为和习惯带入当中,就形成了旅游不文明,这种不文明行为会给旅游资源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危害。

    对于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在开展道德谴责的同时,首先要加强教育和宣传,让游客认识自己的行为,了解所造成的危害,同时要根据行为的轻重,采取相应的经济处罚等辅助措施进行规范和纠正,从而影响更多人。

    与此同时,作为旅游和服务的提供方,旅游开放地要尽可能地为游客提供更多的参与性旅游项目。郑本法认为,当前很多旅游项目都是静态的参观,而且很多都不能亲密接触,使得游客的好奇心、体验感等旅游心理无法得到满足,这也是除了游客本身素质外,导致一些不文明旅游行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前,可持续发展被人们普遍关注,在旅游业也是如此。郑本法认为,旅游的主体是人,要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得创造机会,让更多的游客参与其中,激发游客的参与热情和保护意识,使其认识到,文明旅游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作者:王艳明、茆琛 通讯员: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