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前沿视点 >> 热点论述 >> 正文
旅游立省起航 文化旅游扬帆
http://www.hnta.cn 2009-9-29 8:59:06 来源:大河报 点击:
    “旅游立省”重要战略思想,是省委、省政府根据世界、全国旅游业发展的情况和趋势,结合河南资源禀赋而确立的。要加速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努力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化、规模化和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河南文化旅游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河南文化强省战略中的第一支柱产业。温家宝总理最近指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加快发展旅游业,对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就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发展文化旅游优势十分突出。近年来,我省为文化旅游穿上了“连体衣”,文化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同国内文化旅游产业发达的省份相比,同我省拥有的丰富文化资源相比,我省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整体上尚未摆脱粗放式发展的格局。当前,在河南旅游业的总量中,文化旅游占有大约五分之一的比重。如果使文化旅游产业占到河南旅游业的比重达到三分之二的话,那么河南旅游业将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实施“旅游立省”,大力发展河南文化旅游产业,努力使我省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必须确立大旅游、大文化的现代旅游理念。坚持以创新创意为核心,以资源禀赋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手段,坚持在改造中提升传统业态,在创造中催生新兴业态。要立足河南文化旅游发展实际,深入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共生:一是推进旅游资源文化化和文化资源旅游化。二是集聚发展,提升产业带动力,不断放大旅游产业的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三是要拉长链条,提升综合增值力,着力实现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
  第一,抓创意。创意是文化旅游产业的起点,也是决定文化旅游产业兴衰的重要因素。一个成功的创意至少具有以下特点:现实性,立足当地实际并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独特性,具有与众不同的鲜明特色;可操作性,能够将创意转化为产品。河南文化旅游产业资源在全国首屈一指,关键是要进行创意和市场化运作。在这方面,我们也有成功的范例,像《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神龙部落》、《水秀》、《盛世梨园》、《大河秀典》等,也极富中原文化特色,市场前景看好。抓创意,就要根据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丰富这一优势,努力推出更多新颖独特的规划设计来,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当然,抓创意,也必须抓人才。要把培育旅游人才作为旅游立省战略的基础工程来抓,加快形成行政管理、企业经营、行业服务三个层面相配套的旅游人才体系。
  第二,抓市场主体。我省缺乏龙头旅游企业,还没有一家旅游类上市公司,抗风险能力差,核心竞争力不强。因此,必须培育大型文化旅游集团公司。同时,要改革景区管理体制,对景区进行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研究利益分配的合理机制。妥善处理景区开发经营与当地居民利益的关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三,抓连锁经营。要通过抓连锁经营,坚决克服“散、乱、弱、小”的缺陷,使文化元素和旅游要素规模化、集聚化、节约化发展。
  第四,抓品牌打造。旅游精品是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品牌是产业成熟的重要标志,名牌精品是旅游业新一轮竞争决战的制胜法宝。国际上旅游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旅游文化演出,已经走上了产业化、品牌化、现代化发展的道路。要推动全省旅游业转型升级,就必须打造几个像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云南丽江、广西桂林山水、四川九寨沟等景区那样叫响世界的旅游品牌。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开封大宋文化旅游区、殷墟、尧山大佛等资源都是世界级旅游资源,目前已经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在国际上拥有一定的知名度。要按照国际标准抓紧进行规划建设,推动这些景区转型升级,形成产业集群,努力使之成为世界瞩目的旅游目的地,成为河南旅游发展的“王牌”。
作者:李庚香(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通讯员: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