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前沿视点 >> 热点论述 >> 正文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地震博物馆
http://www.hnta.cn 2009-5-12 17:39:11 来源:中国青年报 点击:

    汶川大地震周年祭到了,人们开始更多地把目光投向灾区。前些日子,因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投资23亿元引发的争议还未平息,又陆续看到一些关于地震博物馆的消息。如成都大邑的汶川地震博物馆,将于5月12日开馆。该馆除陈列地震废墟和震毁实物外,还有一些著名的地震遗留物,如被埋36天的“猪坚强”、“范跑跑”教科书等。另有报道,其它一些与地震相关的博物馆工程也在兴建中,如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仅占地面积就达50平方公里。汶川映秀镇,也计划花20亿元建设一个没有围墙的现代抗震博物馆。

  5月18日,正好是国际博物馆日。我想任何中国人都会举双手赞成在汶川震区建一座大型的博物馆,来保存人们对这场地震灾难的记忆。它既是记忆和见证,也是缅怀与警示,它体现了人对生命的尊重。

  但真正值得博物馆保存的,必须是原始而直接的物证,重建或追忆的物质,并不属于博物馆的保存范围。博物馆在选择保存对象时,通常选择那些最具代表性的物证,它需有自己明显的特征、有能被感知的特殊记忆。所以,真实性和说服力是博物馆选择物证的两个重要原则。博物馆在保存物证时,等于保存了一段可穿越时空的情感。它能让人们似乎亲临了历史现场,用相关实物或情景激发自己的情感或思考。(叶匡政)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