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在成都举办的旅游振兴与危机应对国际会议专题论坛上,来自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以及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的代表就如何应对旅游危机纷纷发表意见。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戴斌在以“化危为机建设危机管理体系”为主题的发言中说,旅游业既是一个朝阳产业,也是一个敏感产业。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在旅游危机应对中应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手段帮助旅游企业恢复生产能力,通过加大促销力度更快地恢复市场流量,搭建信息化平台,建立危机管理组织体系,完善资源保障体系等。
日本神户国际文化观光局文化观光部长井上就日本神户“震后恢复整体行动计划”进行阐述时说,1995年1月在日本神户发生的里氏7.3级地震,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当地政府采取了及时改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等一系列应对措施,同时鼓励市民创建文化城市,举行多种会议,举办“神户灯节”,通过观光、购物、餐饮,吸引国内外游客,带动了旅游业的尽快复苏。
韩国观光公社副社长Mr.HongJu-min介绍了韩国泰安石油泄露事件对旅游业的影响及应对灾害的措施。2007年12月,一油轮在韩国忠清南道泰安郡西北约6海里的海域与一艘韩国船舶相撞,造成1050万升原油泄漏,周围至少15平方公里的海域受到污染。泰安的美丽海滩很快就呈现出衰落的景象,人们生活受到了极大影响。韩国随后在总理办公室成立了处理灾区相关事宜的专门办公室,组织350万名志愿者去灾区旅游,制定阶段性生态保护措施和理赔活动,召开环境论坛,开展良好的交流、有效的沟通,支持灾后建设和旅游业恢复。
美国密西西比旅游发展处处长克莱格·雷(Mr.CraigRay)就飓风造成房屋和电力损毁后旅游恢复进行了讲述。他说,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推动就业和旅游发展,如成立灾后恢复工作委员会,讨论各种方案重建和新建度假村,在海滩、钓鱼岛、高尔夫球场、度假酒店进行及时的信息采集,制定应急措施,建立风险与危机管理体系。
泰国旅游及体育部总监察员Dr.Sek-sanNarkwong以“普吉行动计划”为题发言:2004年12月26日海啸灾难后,政府迅速制定了“普吉岛行动计划”,其中包括5个主题:通信、社区救济、职业培训、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风险和危机管理。政府成立了一个风险评估及危机管理工作组,积极建立预警系统和国家灾害预警中心。
会上,与会嘉宾还就灾后旅游恢复和发展需要采取短期和长期发展相结合,重新定位、区分客源市场,采取积极的营销策略,对经过危机洗礼后的旅游目的地进行宣传,加强交流、沟通、合作等话题进行了交流。
其间,美国旅游协会首席执行官布鲁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恢复灾后旅游发展,需要加强公路、铁路的建设,通过一系列的产业发展带动旅游业的复苏,相信四川旅游在不久的将来会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