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自行车旅游对于中国入境游产品细分的启示(一)
http://www.hnta.cn 2008-11-10 14:46:46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次
一、自行车旅游的发展背景和模式分析
自从18世纪欧洲人发明自行车以来,很长时间内其功能主要是用作代步,这种交通工具的功能至今还在为人所用,如我国就仍然还是世界上制造、使用自行车最多的国家。但在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自进入汽车时代后,自行车的代步功能逐渐弱化。家庭普遍拥有汽车后,人们的营养增加、体力活动大大减少,而这时自行车作为健身休闲的一种工具,又再次为人们青睐。随着收入与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加,除在本国内骑行之外,越来越多的自行车旅游者有愿望、也有能力走出国门,跨越洲际前往中国进行骑车旅游。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模式:
(一)竞技体育模式
旅游者主要由专业自行车竞技选手构成,他们每年巡回世界参加各类著名自行车专业赛事,如法国环法自行车赛、中国的环青海湖自行车赛、合肥紫蓬山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这类旅游大抵属于体育旅游之一种,目的地基本固定于赛事举办地,参加者多为单个的比赛选手,通常使用自己配备的专业运动自行车,车辆维护也由自己完成。赛事旅行的组织者多为体育部门和自行车专业运动协会,赛事短期内会有一定声势和社会影响。但其旅游时间空间一般均限于专业比赛的范围,赛事紧张,游程较短、较浅;骑行范围仅限于赛道。旅游者对在比赛地及周边的观光、购物意愿不强,一般只在赛事的举办地停留,赛完即走。旅游主题是专业和竞赛。
(二)周末郊游模式
这种模式基本上属于大众化休闲活动,参加人数最多,常于周末或假日进行,旅游者多为青年及有小孩的年轻夫妇,常常是结伴或举家自助出游,其游程较短,目的地限于城郊公园、乡野,基本上为当天往返的一日游。所使用自行车多为自己骑出来的单车,也有公园等景区租借的供双人、三人同车骑行的专用车。日骑行距离通常在10公里之内,一般不在外住宿,吃饭通常为自备野餐,旅行花费较少。旅游主题是郊游和娱乐。这类人有可能是未来远程骑行的潜在旅游者。
(三)户外探险模式
旅游者主要由喜爱户外极限运动的人员组成。他们不是专业的自行车运动员,大多数是以自行车为旅行方式的中青年自由探险者,既有千里走单骑的独行侠,也有结伴共行的同好,但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团队旅行,因为人员的组织并不通过旅行社,而多由业余车手俱乐部自助发起或网上召集完成,也不要求提供导游服务。其旅行全程均使用自有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游程较长,一般均为10天以上;覆盖地域较广,多横越数个省份和地区;每天平均骑行强度较高,大多超过100公里,并有一定坡度。车辆的维护主要由自己完成。旅行目的地和线路通常多选择那些远离繁华都市、风景好但又交通不便、民风淳朴的偏远地区,甚至钟爱像云南、西藏等高海拔地区。骑行路径除必须经过的公路外,多喜爱山区沿山傍水的原生态土路。采用此类模式的自行车旅游者并不事先预定沿途食宿地点,而是根据每日实际骑行状况随机选择。这类旅游者的观光意愿很强,通常对沿途所经景点一网打尽,但花费低廉、对食宿条件要求不高,一般不住旅游酒店。购物消费意愿也不强。旅游主题是刺激和辛苦。
(四)团队旅行模式
这种模式的自行车旅游者人数较多,主要由中等收入的消费者构成。他们选择自行车运动,不是为了激烈的竞技和探险,而是作为一种休闲和健身的方式。游客构成以中、老年人为主,主要表现为团队出行,通过业余自行车协会或专业旅行社组织安排行程。来华旅行覆盖的地域很广,通常为多个省区,或在一两个省区内做深度探访,其旅程都在15天以上,每天骑行距离平均50公里上下。他们在海外旅行时并不一定随身携带自己的自行车,而大多倾向使用专业旅行社在当地配备的车辆,车辆的维修保养均由骑行地旅行社派员负责;旅途中也不苛求全部行程都以自行车完成,只希望在适合骑行的理想路段骑车,其余路段则选择乘坐团队大巴。他们的观光意愿极强,不放过骑行沿线任何值得一看的文化、自然、社会旅游景观,注重以自行车为特殊的旅行工具,强化对旅游目的地的深度体验。其行程事先均与专业旅行社研究协商后确定,全程要求提供导游服务,住宿一般选择中档旅游酒店,也有选择住高档酒店的豪华团队。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在强调探访新鲜的同时,也比较注重安全和舒适。旅游主题是健身和体验。
以上四种自行车旅游模式,除第一种属于体育旅游,其发展有赖于专业自行车赛事的举办外,其他三种都可以列入大众休闲专项旅游范畴,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对之分析研究,加以推广。特别是第四种的团队旅行模式,其游客具备大批来华的可能性,最有发展潜力,应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二、自行车旅游的发展趋势和需求特点
我国自1978年开始发展入境旅游以来,外国旅行社组织的来华自行车专项旅游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自行车旅游在欧美有了很大的发展,来我国骑车旅游的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发展趋势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欧美等国生活水平提高和平均寿命增长,作为锻炼身体与增加阅历完美结合的自行车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如在丹麦,每年骑车旅游的国内外游客超过5.3万人。在瑞士骑车旅行的人2002年就超过了400万,行程达2亿公里。在骑车旅行途经地区过夜的旅游者为60万人,仅此一项收入就达2.4亿瑞士法郎(约合2亿美元)。每年4月至6月,瑞士MAX自行车俱乐部都组织2万多人到西班牙马约卡岛上骑车旅游。在日本,由于热爱自行车运动的群体不断扩大,已将原先分设专业和非专业的两个自行车协会合为一体。在法国,每年专门有自行车旅游的展览会。仅法国自行车旅行联合会一家在全国就拥有2300个俱乐部、近20万会员,每年有2000多人出国骑车旅游,在全国举办各类自行车旅行活动达4000多项。来华骑车的团队也越来越多,2007年11月,瑞士组织来中国海南岛骑车的旅行团,一次就超过了100人。随着战后“婴儿潮”时出生、经济收入较高的一代人相继退休,这一相当可观的市场预计还将不断扩大。
2、旅游样式更加时尚。
自行车旅游强调自主,将传统驾车出游的燃烧汽油改为“燃烧脂肪”,完全符合近年来人们爱环境、保健康、重个性、求体验的时尚需求,“假设你骑车出去玩,它就如同一个时尚宣言”,被视为“自由的钢铁、滚动的风景”、“一种让身体与心灵一同自由律动的完美旅行样式”。在欧美国家自行车旅游的形象已彻底刷新,从以往那种辛苦、艰险,摇身一变成为中产阶级一种新的潇洒休闲方式。
3、产品系统日臻完备。
许多欧美国家已明确将发展自行车旅游作为吸引游客的重要产品加以建设,持续围绕自行车旅游的特点在软硬件上下功夫。如瑞士、芬兰、加拿大等国都根据本国拥有独特山水风光的自然条件,在全国修建了完善的自行车公路网,编制出版了专门的自行车旅游地图。加拿大在魁北克地区沿圣劳伦斯河修建的自行车专用公路(RouteVerte)长达3600公里;瑞士目前在全国共建有9条自行车公路,总长度也达到了3300公里,沿线在路段难易设计、路标指示、食宿安排、车辆维修租赁、与交通干线衔接等方面均从旅游者需求出发,做了专门的系统配套考虑。每条自行车公路都有专门的地图、指示和详细说明。在欧美国家交通干线途经风景区时,很容易看到那些出没林间乡野的潇洒骑行者。
4、各类赛事明显增多。
随着自行车运动的迅速普及,国内外各地不断新建赛场、频频举办比赛。有些赛事已固定为年年举办,近年来国内的环青海湖自行车赛、环海南岛自行车赛、合肥紫蓬山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黄山黟县山地自行车赛等,都吸引了一些海外车手前来参赛,有的赛事已获得国外专业团体的认可,正向品牌建设方向发展,自行车旅游的影响日益扩大。
5、来华旅行潜力巨大。
经过多年的发展,自行车旅游在欧美等国已进入成熟阶段,旅游骑行者已不满足于仅在本国和周边国家的近距离旅行,跨越洲际进行长距离的异国骑行体验正在对越来越多的自行车爱好者构成吸引。随着近年来中国国际地位和世界关注度的空前提高,中国也正在成为外国游客理想的远程自行车旅游目的地。(作者单位:安徽省旅游局)
作者:吴 浩 通讯员:
(责任编辑:永冰)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