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瞭望 >> 媒体 >> 正文
《郑州日报》开封与戏曲渊源点滴
http://www.hnta.cn 2012-12-7 15:30:47 来源:郑州日报 点击:

 
    五、开封是京剧、昆曲的沃土

    京剧自1790年三庆班进京开始孕育,到1840年前后形成,19世纪末进入第一个鼎盛期,这一时期有一位自号鸣晦庐主人的官宦子弟记述在12岁时来到开封,住在曹门里,去看茶园(清代戏院叫茶园,看戏不购票,只收茶钱)戏,到演出办公室(掌剧者室)稍事休息,知道有两位从北京来的青少年演员(雏伶)艺名十二红、两盏灯。当天两盏灯演《扫雪》,十二红演《定军山》。后来又在堂会上看过《除三害》和十二红演的《庆顶珠》(即《打渔杀家》),当时有一老年观众评论说:“是谭叫天音也。”(谭叫天即谭鑫培,谭派创始人,是当时的顶尖当红演员)。过几年又看过十二红的《九更天》,他于己亥年由汴京回到北京。这段记述说明了京剧于清末民初在开封演出的盛况。
 
    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开封一直是京剧、昆曲的沃土,演出长盛不衰。先后到过开封献艺的艺术大师有梅兰芳、荀慧生、李少春、马连良、奚啸伯;表演艺术家有韩世昌、徐碧云、钟鸣歧、宋鸣啸、宋德珠、许翰英、杨荣环、李玉茹、李蔷华、关正明、小麟童、言少朋、厉慧良、小王桂卿、李元春、袁金凯、王泉奎等。他们给开封人民带来了精湛的艺术,受到热烈欢迎。

    六、梅兰芳开封义演赈灾

1934年梅兰芳在开封义演赈灾。当时刘峙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命文坛名流郑剑西、周寒僧到上海请梅大师莅汴。同来者有王又宸、姜妙香、姚玉芙、刘连荣、朱桂芳、魏连芳、陈月梅、李非书、王少亭、苗胜春、王凤歧、徐兰沅、王少卿等。到汴次日,刘峙在禹王台宴请梅剧团的艺术家。梅在人民会场演3场,又加演8场。省赈灾委员会赠梅缎匾,上绣“灾民受福,德音孔昭”。

    当今开封籍的京剧演员有刘奎官,号称“河南王”,开封大王庄人,著名花脸、红净,先后拜苏庭魁、范宝亭为师,与周信芳同学。多年与张君秋合作的小生演员刘雪涛也是开封人。另外,中国京剧院的净角演员景荣庆,开封人,早年曾与梅兰芳大师合作《霸王别姬》等剧,现在虽然年事已高,还在一些纪念性活动中或为提携青年演员而亮相舞台或荧屏。

作者:彭志冉 通讯员: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